第137章 回城(1 / 1)

清晨,赵东平感受到身边人的动静,他眼睛没睁开就问:“媳妇,干啥去?”

“该起床了,咱们吃完早饭,还得回城里呢!”李青瑶掀开被子,就套上裤子,穿鞋下了床。

赵东平想到今天要回城里,还有许多事要办,就不得不逼自己起床。

昨天回来,赵东平就把岳母的意思跟家人说了。

果然不出所料,赵家人都同意李青瑶去城里照顾赵东平他们。

实在是家里没剩多少地,用不着那么多人在家。

再说大孙子两口子刚结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他们又不是恶毒老人,非得把小两口分开,那赵家四世同堂什么时候能看见?

昨晚赵东平还让家人投票表决一项重要决策,那就是种完这一季粮食,就把地还回去,把爷奶的户口迁到城里。

这次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第一,如果你们有了重孙子怎么办?难道你们想和他分开?不想天天看着他?

再一个就是,他用工作当诱饵,说要帮母亲杨喜妹找工作,如果住在农村,那工作怎么找,让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在家种地,那更是不行。

所以,赵东平让他们再种这一季粮食,到了夏收后,田地就要还回去。

他心里打定主意,到时候不管他们同不同意,他都会让他们同意。

说完后,赵东平就看向赵奶奶。

赵奶奶秒懂,第一个投票赞成赵东平意见,

“我都听我大孙子的。”

赵东平立刻提出表扬:“我奶同志,是新思想、新民主的拥护者,她的思想觉悟很高啊!你们都要向我奶学习!”

杨喜妹一脸懵逼的看向公爹。

赵爷爷见赵奶奶这么快就叛变革命,气的吹胡子瞪眼,他对老太婆这种行为嗤之以鼻,这个惯会见风使舵的老太婆!

不过……大孙子的话,也不是没道理。

当初不退地是怕大孙子负担重,现在听大孙子这么说,他考虑再三后,也同意了。

至于吃的,大孙子有外快,那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工资。

如果儿媳妇在找个工作,那就足够养家了。

赵爷爷绝不承认是怕见不到重孙子这个理由。

这个决议最后投票,全家一致通过。

当然那两个小的不算。

其实赵东平也知道,老人能同意去城里,他们是舍不得跟孩子们分开。

这过日子不就是过孩子么!

孩子们都去了城里,他们在家冷冷清清的也没意思。

吃过早饭,赵东平赶着借来的牛车,把李青瑶的嫁妆拉进城一部分,剩下的下次再拉。

赶牛车的是赵铁柱,牛车很慢,走了快两个小时才到。

车子直接停到后罩房门口,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都已经快十点了。

赵东平还要赶着上班,也就没留赵铁柱在家吃午饭,他在街口的早餐店,买了十个糖油饼让赵铁柱带着路上吃。

“我一个人哪吃的了这么多?”

“吃不了就带回家给孩子们吃。”

临走前,赵东平跟李青瑶简单的交代一下家里的情况。如果有啥不明白的,让她等中午赵东安和赵东雪放学回家,问她们。

然后赵东平就急忙上班去了。

到了厂后厨,赵东平把喜糖拿出来给大伙分了。

“哎呀,喜糖!恭喜赵师傅喜结连理,早生贵子!”

赵东平拱手:“多谢!”

然后他又来到师傅跟前,“师傅,明天晚上我家里设宴,师傅去喝两杯吧?”

董师傅摇摇头:“我就不去跟你们年轻人凑热闹了,让夏满代我去吧。”

赵东平知道师傅很大可能不会去,所以也就不再说啥。

等过两天,他得带着媳妇去师傅家登门拜访一下。

“那夏满别忘了,明晚上去我家喝酒去,到时候太晚就住我那。”

夏满很高兴,说明晚一定空着肚子,狠狠吃赵东平一顿。

下午,赵东平又去邀请了王平,还有梁俊生。

只是梁俊生明晚没有时间,赵东平只得遗憾作罢。

但梁俊生早就准备好了结婚贺礼,一对台灯。

师傅送了一对暖水瓶。

夏满送了一对脸盆。

明晚上赵东平不光邀请了厂里的人,还请了院里随礼的人。

像贾东旭,易中海等三位大爷,还有院里一些处的好的,他们都在赵东平结婚前就把礼随了。

所以,也必须得请。

还有一个人,赵东平也绕不开,那就是张大林。

这人跟个狗皮膏药似的,撵都撵不走。

他的检举信也没能把他弄走。

赵东平这段时间,只顾忙着结婚,也没空想这事。

这人他实在不喜欢,可人家脸皮厚,没告诉他,他还随礼了,还随了一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