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足了看守俘虏的兵力,狄武襄带着两千人离开了隆德寨。 狄武襄回望这座要塞军寨,心中感慨万千。 他曾经镇守过虎跑关、大散关、青峡关等险要关隘。 那些险关曾经给他带来不少荣光。 他在那一次次的战争中成为了大宁的英雄。 但眼前这小小的隆德寨却成了他一生中的巅峰。 狄武襄感叹:“战功的大小,在谋不在险啊。” 只要谋划得当,在哪里都可以取得胜利。 他这话自然是说给杨陌听的。 杨陌笑了笑:“这话要是让野利遇奇听见,地气死了。” 胡可贞今日也选择了骑马而不是乘坐马车。 他捋了捋胡子说道:“若是每一次对外作战都这般酣畅淋漓,大宁何愁不强?” 杨陌摇了摇头:“胡先生此言差矣。” “你若是倒过来说,便对了。” “单次对外作战能否打赢可能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但从长远来看,国力的强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 胡可贞愣了一下,低声喃喃道:“国力的强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 “这话我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沉思了片刻,他挑眉说道:“是了,这是翁六一给皇上上的折子里写的。” “难道是你跟他讲过?” 听到如此相近的言论,胡可贞不得不怀疑其中的联系。 杨陌笑了笑:“我与翁老哥相谈甚欢,聊什么都不奇怪。” 杨陌这话相当于变相承认了,这就是他说的。 胡可贞皱了皱眉,他是坚决的保皇派。 他十分谨慎地看待任何变革和改变。 变革就有可能改变朝堂的格局,甚至影响皇权。 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翁六一当时上书劝说泰安帝考虑变法,胡可贞是坚决的反对者。 一行人就这样一路聊着,一路辩论一路思考着。 由于这次的人数少了很多,他们行军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在天黑之后,他们就已经赶到了大散关。 早有打前站的通知了大散关的守军最高长官陈南思。 陈南思带领将领们出营迎接。 陈南思对着狄武襄和杨陌一抱拳:“大帅!杨爵爷!” 狄武襄还礼:“陈将军辛苦了!” 陈南思有些不好意思:“哪里辛苦,我们回来时,野利苏荣早就撤走了。” “都是杨爵爷的劝降妙计的功劳。” 狄武襄偷偷瞄了杨陌一眼:“杨爵爷,陈将军对你可是青睐有加啊。” 杨陌皱了皱眉:“大帅,你这话说得不合适,我俩大老爷们有什么青睐不青睐的?” 他们两个的话反倒让陈南思脸上泛起一片红晕。 狄武襄莫不是识破了自己的身份? 她忙转移话题:“这位大人是?” 她在淮南军大营待得多,在江宁住得少,自然没见过胡可贞。 狄武襄忙是介绍:“这是钦差大臣吏部尚书胡大人。” “陈将军快快见礼。” 陈南思皱了皱眉,她知道先前的督战队便是这老头派来的。 让她给这老头见礼,她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杨陌给她递了个眼色,陈南思这才不情不愿地抱了抱拳:“见过钦差大人。” 胡可贞笑了笑问:“这位将军如此年轻就被狄大都督委以重任,真是后生可畏啊。” 狄武襄介绍道:“胡大人,她可是了不得。” “曾国公便是她的祖父。” 胡可贞一惊:“原来是将门虎子,难怪如此厉害。” 陈南思闻言问到:“胡大人,你认识我爷爷?” 胡可贞点点头:“略有薄交。” “他现在固城县调养,我已经给他从汉州寻了更好的郎中。” 听到这里,陈南思对胡可贞的看法才稍微好了一点。 她对胡可贞抱拳感谢:“谢过胡大人的照顾。” “真希望爷爷能醒过来,他若是知道我们打败了野利苏荣,该有多高兴?” 杨陌叹了口气:“老国公戎马一生,心中所想不过是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