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自古忧愁之士,皆是千古伤心之人(1 / 2)

嘴唇上还留着没有褪去的细微绒毛,男生点了点头。“是,我刚高考完,来西安旅游散散心。”

主持人点了点头,直入主题。“是这样的,我们正在做一个街头采访,我说古诗上句你对下句,能耽搁您两分钟吗?”

男生没有拒绝。“可以。”

“好的,那么请听题。”

主持人拿着手卡,随即便问道。“国破山河在?”

开始的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男生也不多加思索。“城春草木深。”

主持人问:“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泥融飞燕子。”

十几个来回须奥而过。

一个高三刚毕业的学生,毫不客气的说,正处于知识储备的巅峰期[狗头]。

因此,没有任何停顿,男生全部对答如流。

充州城内,杜甫已经看呆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细细品味,是越品越喜欢。

“好诗,当真是好诗啊!”

他是爱诗之人,不然也不会仅凭一些诗文,就对素未谋面的李白推崇之际。

“王兄,这才是当得传颂后世的诗文。”

“下次切不要在说我能比肩诗仙之类的话了,徒惹人发笑。”

“别说诗仙了。”

“就连这不具名之人所作的诗作,吾也远不及啊!”

一时间,杜甫深感挫败,这些古诗他从未听过。

可见,后世之诗才,如过江之鲫。

和他们一比,我杜甫又算得了什么呢?

友人不悦。

是越看杜甫这副不自信的样子越气!

这时,天幕上主持人:“下面是最后一篇了,这篇诗文很出名,是我们课本中的必学的,我相信你肯定也不难能答出。”

男生此时已经充分竖立了自信,但面对镜头,还是保留了一丝自谦。

“我尽量试试吧。”

主持人点头,随即问道。“八月秋高风怒号?”

听到这,男生顿时松了一口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他再熟悉不过了!

于是,脱口而出道。“卷我屋上三重茅!”

主持人问道:“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也许是被代入进去了,也许是兴头一起再难停止了,不等主持人再问。

男生将此诗的最后一句也一并讲出。

而在这一对一答之下,一篇完整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完全全的展现在所有古人面前!

长安宫苑中,李白听得入神了。

“此诗是何人所作?”

“如此名作,今日听之,大有酣畅淋漓之感!”

李隆基也听呆了。

“虽写茅屋,但字字句句皆是忧国忧民!”

“若是生在我朝,朕当重用之!”

充州城中,杜甫已经彻底被折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呢喃重复一遍之后,他的眼神骤然明亮!

“但凭这一句,此诗就足以封神!”

杜甫原以为这世间之诗才,李白就以足称得上第一!

但是听过此诗之后,他忍不住赞叹道。“此诗之妙,不亚于谪仙李白之作!”

友人也深有同感。“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妙!简直妙急了!”

杜甫点头表示同感。

随即,又叹了口气。“只可惜不知作者,若是与我生于同一时代,纵然相隔千山万里,甫也愿远赴寻之。”

“拜其名下,甘当一走狗耳!”

这话刚说话,天幕之中,男生忽然笑着向主持人说道。

“杜甫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最喜欢的。”

此话一出,杜甫顿时懵了。

“杜甫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最喜欢的。”

此话一出,杜甫顿时懵了!

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写的?

一瞬间,杜甫呆愣在原地。

而身边,友人也傻眼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写的?

愣了片刻之后,他回过神来,脸上立刻狂喜!

“子美!你听到了没有,是你!”

“是你写的!”

友人简直比听到是自己写的还要高兴!

抓住杜甫的肩膀摇晃着!

“我,我写的?”杜甫傻傻的指着自己。

这一刻,他只觉得脑袋有些发懵,但是,心中很快不知何处涌现出喜悦,顷刻间占据了胸膛!

“我写的!是我写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