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阿图玛(1 / 2)

因为在寻人的过程中,燕吉音发现,想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找到一个人,光靠自己这三支队伍根本做不到。

必须让当地人都参与进来。

但各个部落本就散漫,生存环境的艰难,让他们活着就不容易,谁会去留意一个陌生女人的去向?

想让他们真正上心,只能将他们征服,成为大景的百姓。

燕吉音的提议并非空穴来风。

玉门关,是抵御吐蕃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河西走廊,原本就属于大景的疆土,这些百姓对大景温和的统治都有好感。

大景地大物博,对河西的统治采取放任自治的形式,只派驻流官征收商税。对农耕社会而言,大景的根基在能产粮地区,并不看重商业。

也因为政策宽松,当时的河西走廊异常繁荣,商路畅通。

老百姓们的日子比眼下好过了不知道多少。

燕时晏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确定下来逐步收复河西的计划。

征服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老百姓可不管你是吐蕃还是大景,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行。

在沙洲被索吉埠收复之后,就有不少当地势力驻足观望。

见大景遣来的长公主失踪,还以为又是一次无疾而终,没想到大景是认真的。

征讨军所过之处,大小部落闻风而降。

玉门关守将大喜。

他是一名老将,为了守住玉门关就花费了不少心力,没想到临到要卸甲归田之前,还能立下这份泼天功劳!

天知道,长公主在他的地盘上失踪,他有多诚惶诚恐。

唯恐哪一天来了旨意,要问他的罪。

他尽心尽力接待,又派出最精锐的兵马护送,谁知道会遇到难得一见的沙尘暴?

那条路线,明明从来没有出现过沙尘暴。

他哪里知道,并非是从未出现过,而是形成条件苛刻。

那名向导正是看出了沙尘暴即将发生,才领着使团走了那条路。

燕时晏率人抵达时,他松了一口气、同时又暗自担忧:一个小毛孩,能干成什么事?

要不是因为对方是长公主膝下的三少爷,他根本就不会露面接待。

如今,在事实面前,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

随着一个个部落合并入大景疆土,秦瑶光的去向也逐渐明朗起来。

更让守将惊喜的是,安乐郡王重掌军权,率领三万精兵,日行八百里飞驰而来。

那可是军中战神燕长青!

哪怕只是为了调查长公主失踪而暂时领兵,他相信,有了镇国大将军,别说寻回长公主了,收复瓜州凉州打退吐蕃指日可待。

别的不提,就说这几个孩子,已经让他刮目相看!

三日后,玉门关下旌旗猎猎。

是燕长青到了。

这三万精兵,有一万属于京畿大营,跟随燕长青一同出京。

另外一万是卫尉寺临时从别的州府抽调而来,还有一万则是跟随燕长青的嫡系,从北戎边关赶来。

一听说有仗可打,个个目露精光摩拳擦掌。

明明星夜兼程远道而来,风尘仆仆,却军容齐整、令行禁止。

在玉门关下列阵,肃穆庄严,就连马儿都感受到这份气势,不敢轻易嘶鸣。

玉门关守将在心头暗暗咋舌。

若是只有燕长青的嫡系也就罢了,这明明还有两万是临时拼凑而来,在燕长青的手里,被整合成铁板一块。

殊为不易。

还是在急行军的情况下整军,也不知道对方如何做到的。

只能说军中战神自有手段,绝非浪得虚名。

看这架势,非要踏平吐蕃不可。

作为抵御吐蕃的最前线,玉门关本就驻扎了两万精兵,几千后勤士卒。

燕长青这三万精兵一到,守将就有些发愁粮草和驻地问题。

至于燕长青的到来,会不会分了他的权,影响他的军功,他是一点不担心。

自己什么人?

对方什么人?

本朝唯一一位异姓封王的安乐郡王,他还有什么可争?

竞争这个词,通常都建立在地位能力相当的情况下。

而他和燕长青,不说一个天一个地,至少也地位相差甚远,他只管配合就是。

和凯旋还朝之日不同,燕长青穿着更适合长途跋涉的熟牛皮甲,只在前胸后背是冷锻甲,保护住要害部位。

这一身更轻便,便于马上作战,是轻骑兵的装备。

他往厅堂中一站,哪怕因为急行军带来的风尘满面,仍无损他的高大俊美,眼神却似刀子一般雪亮冰冷。

活脱脱一尊战场煞神。

使得给他上茶的丫鬟紧张得不敢看他,茶杯放到桌上时还磕碰了一下。

燕长青开门见山,对守将先出示了由卫尉寺开具、有谢殊亲笔签名、盖了玉玺的军令,表示:“本王带来的军队就在关内驻扎。此外,将军不用担心粮草问题,五日后就有辎重粮草抵达。”

有了十多年前血淋淋的教训,燕长青不敢将运送粮草的重任交给旁人。

他在京中点了兵,亲自督办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