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兵器的好坏便首当其冲! 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中,因武器装备的优劣而导致战事失利的例子,比比皆是。 再勇猛的将士,你也不可能指望他凭借一腔热血,去与敌人的“飞机大炮”作斗争。 升级武器装备,便是元博改造白羽兵团的首要任务。 白羽兵,只是内卫兵团,所配备的武器装备都是次一级的,比不上正规军,甚至不设重甲和强弩。 所谓次一级的装备,就比如是前线部队换装退役下来的武器。 这些武器本就属于淘汰的序列,为了物尽其用,所以落到了并没有繁重作战任务的内卫兵团手中。 而白羽兵若手持这些兵器上到真正的战场,俨然是去给对方送人头。 许君卿做了近十年的山寨主,私铸了多年的兵器,即便她不善铸造,但也曾经接触过许多图纸、工序和理论知识。 能算是半个理论专家和技术指导。 元博将她带到军中,便是想利用她身上这点知识优势,将白羽兵团的武器全面升级。 伏龙山私铸工场,造的都是比肩军器监的出品,虽然故意在外出的武器上留下了瑕疵。 但能留下瑕疵,也必然能摒除瑕疵,做出尽善完美的武器。 白羽军营有大量的军械,这些军械都需要做日常的维护,因此军中的后勤团设有一队工匠和熔炉工场,方便维护作业。 有了工匠和工场,加上许君卿这个技术指导,白羽兵营就相当于有了一座独占的“军器监”。 元博拉回许君卿后,将自己用两天时间准备的材料交到她手中,道:“你看看这些文书材料,从现在开始,白羽兵的熔炉工场就交给你。你按照我上面所述炼铁制钢的方法,打造出一批样品。经我检验合格后,再大量生产。” “最起码要三百套百炼钢制成的刀剑铠甲,和五千套次一级精钢开刃战刀。” 许君卿本不以为意,若说到炼铁铸造,她认为自己足以成为元博的师祖。 但在粗略地看过元博写下的炼制方法后,不由震惊。 元博所述的工序方法,不仅横贯了她目前所知,甚至还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精密的改进,阐述了其中原理和注意要点。 “白铁为甲,黑铁为盾,精钢开刃?千锤百炼,合以碳屑则成钢?你为何知道这些?你也是铸造师?为何我从未知晓?” 许君卿看着手中的文书,惊讶道。 元博笑了笑,“你不知道的事还很多!大燕的军器监算什么?要是能给我足够精密的设备,我甚至可以造出百米之外取人首级的火器,亮瞎你的眼球。” 他意指的是火铳,也就是最原始的枪支。 制造火铳,需要一定的熔铸水平,以及相对高强度的抗爆钢材,精准的火药配比。 元博的脑中有完整的思路和制作方法,但以大燕的技术条件,实施起来极为耗费财力物力人力,和相当长的时间成本。 一时间想做出来,显然并不现实。 单说熔铸打造出合格的枪管,便是桎梏之一。 撞针、弹片是其次。 “你少吹牛!是你在大理寺的机密室中看到的吧?哼!虽然你写得很详细,但里面的方式方法还有待验证,军营中的工匠有没有这样的水平,也是一大问题。我需要时间研究!” “好!你慢慢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我。你先制造一批样品出来,我自会告诉你其中隐晦。” “...” 元博的铸造清单中涉及的兵器装备很多,有些甚至是许君卿从未见过的,也有一些她万难理解的存在,当中自然存在着诸多疑问。 两人在大帐中交流着,一问一答,偶有争论,竟渐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几天里。 许君卿得到了元博的铸造材料,像是陷入了某种深远课题的研究,往返于自己的军帐和熔炉工场之间。 元博则开始了自己的遴选计划。 韩商初选出来的五千人中,虽已算得上是白羽兵的精锐,但元博要的是精锐中的精锐。 第一步选的就是体能。 前世当了五年的大兵,深知从军体能的重要性。 第一天,让五千人沿着校场跑十圈,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后,便缓慢增加跑步的圈数。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跑满三十圈,便是五公里。 五公里不间断负重越野,是一个前线士兵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要求。 士兵分批次进行遴选,有了适应强度的过程后,任何不能坚持跑完圈数的人便会被淘汰。 三天下来,五千精兵被淘汰了四分之一,剩下的便算是基本体能合格。 接下来,便是障碍翻越训练,分百米、三百米和五百米。 障碍训练,考验的是士兵的灵活度和临场应变能力。 按标准,限定最短的完成时间。 还有各种各样的考核方式,例如深蹲、俯卧撑、引体向上,“杠铃”举重...等等。 务求将士兵的潜能彻底激发,锤炼身体强度的同时,也是对精神意志的提升。 一番演训操练下来,元博从五千人中选出了三百人,皆是可独当一面的精英将士,不无威武。 一开始,众将士没见过这样的训练考核方式,大多都有些腹诽。 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众人明显感觉到了自身能力的提升,逐渐对元博这位“门外汉”有所改观。 而遴选通过只是入门,真正的“戏肉”是职业技能训练。 骑兵,要重点训练骑术和冲阵战法。 弓弩兵要苦练射术,不要求每个人都能百步穿杨。但必须熟练掌握阵地齐射,跑动开弩,精准点杀,骑射...等等技巧。 刀甲兵,战时是护卫远程弩手的主要战力,每个兵卒都必须是灵活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