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港城震动,来自官方日报的认可(1 / 2)

深城国贸大厦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诸多港城媒体纷纷第一时间做出了专题报道。

只不过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兴风作浪的自然是外资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第一守则就是公正客观。

但这些背后金主是鹰国人的机构,自然做不到实话实说这一点。

他们对深城正在快速崛起的一面视而不见,专门拍摄一些低矮的房屋混淆视听。

对李少龙的话进行了大面积的曲解。

说什么,李公子飘了,称港商们都是猪,再大的风口都抓不住。

更有甚者,说李少龙自大到说港城已经是他们五大家族的自留地,要将其他商人都赶出港城。

反正就是不抓住重点来报道,专门在字里行间里找茬。

可惜的是,港城早已不是以前的港城了。

明报以及诸多华资报刊一起发力,在专题上向港城大厦展现了上百台塔吊同时施工的壮阔场面。

这幅场面不管从哪个角度拍摄都颇为壮观。

以及国贸大厦的仰拍照,五十多层的高楼让人忍不住倒吸口凉气。

要知道中环最高的怡和大厦以及汇丰大厦也不过180米左右。

而深城的国贸大厦高度超过了200米。

内地什么时候也有这样的高楼了?

很多富豪在看到这些照片后,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的眼界和经历让他们看到了更多隐藏在背后的东西。

在几十公里外的深城,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正在悄然崛起。

而部分媒体更是引用了李少龙的原话作为报纸大标题。

猪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

这话出自雷布斯的微博,一经出世便成为创投圈名言,被广为流传。

放在这个年代更是发人深省。

一些时运不济的人更为感同身受。

他们觉得四大家族仅仅是抓住了时代机遇,在港城房地产低迷的时候抄底了房地产行业而已。

有些人觉得生不逢时,如果生在李半城、李兆基同一个时代,以自己的能力不一定比他们差。

而且李少龙的话说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

港城该卖的官地都被鹰国人卖得差不多了,即使将来填海造地,想要和四大家族抢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各行各业都被巨头所垄断,码头、货运、百货、能源……这些最赚钱的生意都没有他们的份。

想要弯道超车,就只能寻找新的商机,亦或者找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地区,抢占先机!

没有一个港城商人会认为自己是头猪。

比起商业环境才刚刚起步的内地,他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最关键的是还有最领先时代的商业模式!

可以想象到,他们要是进军内地市场,一定能快速崛起,到时候四大家族都会成为被拍在沙滩的前浪。

他们立马叫来了下属,打听怎么联系内地的招商工作人员。

几乎大半个港澳地区的商人都在闻风而动。

连一些小商小贩,以及高级白领都在跃跃欲试。

怎么去内地投资顿时成了港城大众之间最火热的话题。

报道发布会专题报道的报刊,因此名声大振。

其中九龙商报因为留了内地诸多一线城市的招商部门的电话,报纸发行后招到港城大众疯抢。

连九龙商报的总编看到销售数量后,都大呼奇迹。

他们只是拍主子的马屁而已,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为此他们决定再接再厉,围绕大众去内地投资的痛点,做更为详细的后续报道。

港城掀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投资热。

在新闻发布的当天,三大一线城市的电话便被打爆。

当地的有关部门也没想到李少龙在深城国贸大厦的讲话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他们不得不多拉了几条分线,24小时接听电话。

感受到港澳商人的投资热情后,王代表立马亲自带队前往港城。

一下飞机,就看到了乌压压的一大片人群。

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打听到了他的行程。

各种名片争先恐后地递了过来。

王代表和一行工作人员都傻眼了,他们何曾受过如此礼遇。

上次来港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如今他们却成了港城商人眼中的香饽饽,各种邀请纷至沓来。

直到中银的安保人员将他们从人群中挽救出来,他们顿时觉得呼吸轻松了不少。

郑郝生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忍不住调笑道:

“王部长,你没想到你也有被围堵的一天吧。”

王代表后怕地说道:

“在梦里时常会梦想到这样的场景,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望着还在不断朝他招手的人群发出连连慷慨:

“李公子又立功了。

他几句话赶得上我们努力做思想工作好几年啊。”

“是啊,现在谁要是说李家父子是为富不仁的奸商,我一定毫不犹豫地上去给他两个大嘴巴子。”

同行的官方日报张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