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要把敌人打疼才行(1 / 2)

李福生还是太乐观了一点,仅仅两个月,川西的形势急转直下。

四方面军面对川军、府军的双重压力,只能不断在雪山和草地之间往返作战。

川西的地形太复杂,人口稀少,根本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李福生确实是无奈,即便知道很多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也说不出来。

红军确实战斗力很强,但是就算是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消耗,红军也撑不住了。

四方面军南下三个月,从八万大军消减成了四万大军,而且是疲惫之师。

这时,四方面军的那位领导才开始警醒,明白南下的策略是错误的。

总部已经给滇北的二六军团发了电报,要求二六军团快速北上,跟四方面军会师。

说起来,这个命令竟然是四方面军的那位擅自发的,想不到呢。

情势危急,某些人也怕了,就想着让二六军团北上支援。

真有点阴差阳错了,还有关键一点,命令中要求所有部队北上,不在川南留部队了。

18师全部北上,不留川南了,这对于李福生来说,可是一个大惊喜。

不管怎么说,近千人的游击队终于不用白白牺牲了。

可是二六军团不知道原委,接到通知,马上整理行装开始北上。

这件事李福生还不知道,老总和总参谋长正在生气,跟某人一直在争论路线,哪里顾得上先遣队。

关键是先遣队也遇到麻烦了,川军28军独立旅发现了先遣队。

他们三个团,就守在红军北进的路上,所以一有动静就来了。

独立旅可是有5000多人,差不多是15师的两倍兵力,来者不善。

按照现在先遣队的实力,最好是往西,进入雪山暂避一时。

实力不济,说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任何意义。

可是作战会议临近开完,准备集结部队的时候,李福生脑子突然转筋了。

“师长,政委,我,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几个人都站起来了,听到李福生这句话,一脸的诧异。

“我刚刚发现一个问题,川陕公路正在修,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还是必须走剑门关。”

“如果,我们佯装往北撤退,敌人会怎么办?”

“堵上剑门关,把我们围困在关外的狭窄空间内,一一歼灭。”

“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想破,怎么办?”

李福生这一问,几位领导沉默了,好像,好像没路走吧。

“各位领导,我们要是有了剑门关,然后来个反包围,是不是有一半的希望?”

几人马上趴在了地图上,认真演算着。

“三成,机会还是有点小,兵力不足,地形复杂。”

刘培基算来算去,还是觉得把握不大。

“要是不以歼灭多少敌人为目标,仅仅是消灭敌人一部,击退敌人的进攻,甚至于帮助我们立足川陕边,机会有五成。”

李屏仁的思考更全面,站得高度也更高。

“如果,再有一支队伍,让敌人分兵,我们的机会更大。”

几位领导趴在地图上,三言两语,基本的作战框架已经出来了。

李福生还知道一件事,这个时间,总部给川军的几位大佬写了信。

声明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后,呼吁川军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误导。

不能做那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自己人打自己人,损耗的还是中国人的力量。

所以,川北这里再打一场,把川军打疼一点,很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川军后来还真就是这样做的,二、四方面军北上,川军拖在后面,有意留下了三天的路程。

几位大佬给各部队发了密电,只能尾随,不得擅自出击。

这中间有个非常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剑门关,已经被马跃带人拿下了。

本来是个以防万一的举措,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

独立旅谢旅长接到报告的时候,确实有点不相信。

红军不是南下,正在川西跟府军激战,怎么突然到了川北。

据下面的人报告,周边出现的不单单是游击队,还有红军的主力。

不过,下面报告,不管是游击队还是红军,好像人数都不多。

谢旅长左思右想,最后决定还是出兵驱赶一下,不让红军在周边发展为好。

西边都是大山,他也估计到了,红军听到有大部队,一定会撤走。

独立旅刚到北川九皇山,就接到了报告,红军游击队往北跑了。

北面也是大山,只有唯一一条路,剑门关。

难道红军不知道?

既然有路不走,那就不要怪自己了。

部队马上转向,沿着唯一的一条路向北追击。

剑门关那样的地方,红军就算是插翅都难逃,只要跟在后面就行。

道路确实难走,不过川军还好,都习惯了。

一个小时后,前面的士兵回来报告,大概有几百红军、游击队模样的人就在前面,距离只有几里地。

几百人,想想应该差不多,本来他们的人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