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大发展的一年(1 / 3)

刘之野知道,虽然华北地区去年遭受了罕见的洪水侵袭,而今年的夏季,国内其他地方亦将接连上演洪涝的灾难。

“久旱必涝!”去年的洪水历历在目。无需刘之野再次提醒,相关部门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

在1963年秋收之后至1964年春的这段时间里,国家针对海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黄泛区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水利建设行动。

为了彻底根治这些地区的水患,国家组织了几场水利“大会战”,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要初步改变“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上述地区农田旱涝仍由天定,洪涝、干旱时有发生,“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潮不能防、碱不能除”的现象仍在困扰着这些地区,旱涝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刻不容缓。

自1964年起,华夏大地的旱涝灾害逐年减少,国家形势逐渐好转。

老百姓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艰难岁月后,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他们肩上的重担逐渐减轻,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刘之野重生这六年间,正是自然灾害的频发期,好在是这一段苦难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老百姓虽然还是依旧贫困,但是可以安生地吃上饱饭了。

自今年伊始,粮食短缺的阴霾逐渐散去,人们终于摆脱了这一长期困扰的头等大事。

随着粮食问题的缓解,人们的目光开始从生存转向发展,重新聚焦于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

刘家庄无疑就是经济建设的榜样,这里,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工业画卷。

而“野山果酒”二期工程的顺利竣工,更是为这幅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不仅象征着“野山果酒”从低度到高度酒全系列产品线的日益丰富,更代表着刘家庄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新推出的“野山烧酒”系列,包含三款各具特色的产品:41度的“桃园”,52度的“燕山”,以及65度的“太行”。

这三款酒,口感醇厚,绵柔芬芳,比红星二锅头不逞多让,满足着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需求。

刘家庄的野山酒厂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那个草台班子了。如今,酒厂得到了京城各大酒厂的鼎力支持,特邀了京城酿酒大师前来指导。

同时,他们还从汾酒厂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的精湛技艺为酒厂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酒厂还积极引进酿酒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酒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今的“野山酒厂”,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京城地区酿酒行业的佼佼者之一。

而且,“野山”酒价格亲民,其口感却足以与一些老牌名酒相媲美。

正因为其出色的性价比,使得“野山”酒在京津冀地区迅速拓展销售渠道,赢得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喜爱。“野山”酒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佳酿之选。

不仅如此,东山省乃至北方四省的供销社渠道也纷纷闻风而动,络绎不绝地前来洽谈业务。

他们渴望引进“野山酒”,希望能在当地市场打开销路。这一消息如同一股春风,给“野山酒”带来了无限商机。

刘家庄与供销社体系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同亲兄弟般默契无间。

村里的工厂所生产的大批产品,都依赖于供销社的渠道得以广销四方。

这种深厚的合作基础,不仅让刘家庄的村民们获得了稳定的收入,也为供销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双方互利共赢,共同书写着一段经济传奇。

今年三月初,东欧的“社盟”国家代表团访华,双方顺利签署了一系列友好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社盟”国家将以重工业产品为交换,获取夏国的轻工业产品。

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也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协议的签订,两方的贸易往来将更加紧密。

夏国的轻工业产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深受“社盟”国家的欢迎。

而“社盟”国家的重工业产品,则为夏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交易量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轻工业产品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东欧地区。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一类产品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无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那就是夏国的“酒类”产品。

特别是在东北欧等寒冷地带,这些被戏称为“老毛子”的人们,对夏国的酒类产品情有独钟。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围坐在火炉旁,举杯畅饮,享受着来自遥远东方的美酒带来的温暖与惬意。

尽管“野山酒”在国内品牌中尚属新秀,却意外地赢得了这些友好国家人们的青睐。这品牌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逐渐在国际贸易中崭露头角。

四月底,外贸部的订单如期而至。出乎意料的是,“社盟”几国竟然提出了增加“野山酒”出口量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