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去世后,到了曹叡时期,魏国政坛爆发了浮华案。一些刚刚步入仕途的贵族子弟云集于京师洛阳,聚众交游、品评人物、清谈名理,风靡于上流社会的青年知识群体中。
曹叡对司马懿势力的膨胀感到焦虑,却又如同其父曹丕一样,为人心胸狭隘,不敢放权。曹叡不敢放权,那么到了曹芳时期,曹魏的问题就接连不断出现了。
曹爽等魏国宗室当权后,与司马懿等老臣的权力之争日趋激烈,最后爆发了年初的高平陵之事,最终以司马懿败走蜀国而告终。
曹芳随即又望向殿下的曹爽开口道:“不知丞相以为如何?可愿意担此大任?若是不便,朕亦可再从我大魏军中再挑选善战者前往。”
天子向曹爽的发问将心早已神游天外的夏侯玄拉回现实,心情正失落的夏侯玄的心中又燃起一丝希望,他多么希望曹爽开口拒绝,毕竟只有曹爽能拒绝,也只有曹爽有这个实力拒绝,这样他就又有很大的希望得到这次领兵出征的机会了。
人都是有贪念的,拥有得越多越不想失去已经拥有的,尤其是像曹爽这样的人,掌一国军政之权,又在年初被司马懿调虎离山险些身死的经历,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就多半不愿意出洛阳了,而且是在能拒绝的情况下,
还有刘子台和曹爽年初的教训在,他有理由相信他这个表兄有很大概率是会选择拒绝领兵出征的。
刘勋,字子台,琅邪人,中平末年的时候做过沛国建平长,与曹操有交情,后来担任袁术部下。
袁术命孙策击败陆康攻破庐江后,任命刘勋为庐江太守。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去世,其女婿黄猗和从弟袁胤不敢留在寿春,于是护着棺材、带着袁术妻儿及部曲男女依附刘勋。
袁术长史杨弘与大将张勋则率众想投奔孙策,刘勋截击,将他们全部俘虏,并收获珍宝而归。
成惪人刘晔杀害郑宝后,也带着郑宝部众依附刘勋。
当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粮食稀少,便派从弟刘偕去找豫章太守华歆购买粮食,华歆本郡谷少,便派人带着刘偕去海昏、上缭,让各宗帅共拿出三万斛粮食,经过一月,刘偕只取得数千斛,便报告给刘勋,劝刘勋袭取海昏、上缭。
孙策也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但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
占据卢江的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
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
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
针对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
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励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
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
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
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晔认为:“上缭虽小,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不可短期攻克,且出征的兵马疲惫,庐江又空虚。孙策若乘虚袭击,后方必定抵挡不住。这样将军进不能克,退无归路。如果执意出兵,必定出现祸端。”
刘勋不听,执意攻打上缭。
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干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亲自与周瑜率两万人攻破庐江的皖城,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
刘勋从寻阳到置马亭,听闻孙策攻克皖城,便到流沂筑垒自守,向刘表、黄祖求救。
黄祖遣儿子黄射带着五千人帮助刘勋,孙策再次进攻,大破刘勋、黄射,刘勋便与刘偕北上投降曹操。
曹爽点了点头,出列执礼道:“启禀太后、陛下,臣愿意担此重任!”
曹芳欣慰的点头,假意挽留道:“丞相,朕以为此事还是要慎重考虑一番的,卿可回去再思量一番再给朕答复,若是不愿意,朕也不勉强,毕竟朕这里也离不开丞相,没有丞相在朕身边帮朕,很多朝中之事朕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啊!”
甄温知道天子这是在以退为进,今日必是要当着群臣的面,让曹爽把领兵出征之事确定下来,反悔不得,这样天子才好在曹爽离开洛阳之后谋划真正的掌握朝政大权!
甄温觉得自己可以再为今日之事尽一份力,再添把火,让天子的掌权之路走得更顺畅一些,毕竟有权臣当道,掌权之路肯定不会好走,哪怕是刘彻这样的雄主也没有例外,便出列开口道:“陛下说的是啊,朝中之事离不开丞相,丞相您看这,要不就另外选派大将前往辽东吧。”
刘彻即位初年,太皇太后窦猗房、皇太后王娡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力,刘彻也必须“奏事东宫”,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