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得门楼下的柏灵筠微笑着转身温柔的道:“夫君如今真是比前些年看得通透许多,毕竟古往今来能如武帝那般善终的权臣可是没有几个,若是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束手束脚的话必然很难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啊!”
曹爽笑着点头道:“灵筠说的对,若是在临危之时还要过分看重天下人的看法,那必将会使自己束手束脚,不能成大事,最终导致更大的败亡啊。”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权臣篡位要追溯到夏朝了,这就是有名的太康失国,太康是夏朝的第二位帝王,是夏启的儿子,太康由于沉迷打猎,不理政事,
夏朝被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这个权臣篡夺了政权,后羿后来又被自己的手下寒促篡了位,最终太康弟弟仲康的孙子少康夺回了夏朝的政权,重新恢复了夏朝。
到了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权臣篡位达到一个小高潮,比较着名的有晋国的三家分晋和齐国田氏代齐,
晋国的韩氏、赵氏、魏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国君的所有土地,废除了晋国,成立了三家新的诸侯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齐国大夫田氏篡夺了齐国国君的权势,放逐齐国国君,田氏到代姜氏,并且连国名都不改,若是过于在乎世人的议论、道义,怎能干成这些大事呢?
元狩六年,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痛心疾首,比死了儿子还难受。这汉武帝对霍去病那可是真爱,所以爱屋及乌,开始提拔霍光。
值得一提的是,霍光还是个帅哥,长得眉清目秀的,汉武帝就让他做个郎官留在身边,当自己的跟班。
在之后服侍汉武帝的二十多年间,霍光创造了一个吉尼斯纪录,那就是他没有犯过一次错误。
按时打卡,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工作一丝不苟,上边的文件他都反复检查好几遍,二十年来经他手的文件竟没有一个错别字;从不拉帮结拜,不养门客,不行贿受贿,捡到一个铜钱都要打个报告交上去。
霍光谨慎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每次他从住宅走到官署要走多少步,从官署门楼走到官署内走多少步,他都按制度,分毫不差,几十年如一日。
霍光这么勤勤恳恳的工作,肯定有一天会传到汉武帝的耳朵里。汉武帝知道后,觉得霍光是个人才,先后任命霍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这样,两年之内,霍光从一个跟班儿就升任帝国高官。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汉武帝临终之前以周公辅成王之例,让霍光小儿子刘弗陵。
从这里我们还不能确定霍光是装出来的,但至少可以肯定,霍光这么做也是被逼出来的。
大家想一想,霍光来到长安这个一板砖掉下来砸死好几个帝国高官的地方,肯定得处处小心,而且他还是个关系户,最主要的是他这个关系户的靠山霍去病已经死了,他能不夹着尾巴做人嘛?
人家卫青当年身为大将军,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见了自己姐夫还战战兢兢的,不敢说错半句话。
那么当霍光大权在握是,他表现得怎么样呢?还是这么老实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虽然对汉室中兴立有大功,但亦是渐渐的背离了原先的初衷,
大家对霍光最争议的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他行废立之事,废昌邑王刘贺改立刘病已。
没错,就是那个前段时间在南昌的海昏侯。
此君在位二十七天,造恶一千多条,平均每天将近五十条,真不知道这个老兄皇帝是咋当的。
人家霍光二十多年,一个错都没犯过,这消息传过去,估计霍光都崩溃了。
于是霍光奏请上官太后废了刘贺,这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汉宣帝。
但是后世的一些人认为,霍光行废立皇帝的事,其实是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了一个造反的好由头。
在后来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大堆人打着伊尹、霍光的招牌进行造反,行伊尹、霍光之事,例如,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
霍光另外一个有争议的地方,是他包庇自己妻子谋害汉宣帝皇后的事。
刘病已即位之后,想立自己的原配许平君为皇后。
大家都知道,刘病已是汉时唯一一个蹲过号房的皇帝,出狱后又历经坎坷,品尝民间的酸甜苦辣,许平君不离不弃,小两口感情深得很。
但是这时候,霍光权倾朝野,朝廷的事都要先经过霍光过目然后再禀报汉宣帝。
所以,一堆大臣就建议汉宣帝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但人家汉宣帝和许平君两人早就是确认过眼神了,最后找了个借口还是立了许平君为皇后。
本来这事霍光觉得也就过去了,但是他的老婆不干了,买通御医竟把许皇后毒死了。
霍光知道后,气得头皮发麻,这可是诛九族的罪啊。
他没有向汉宣帝坦白这件事,而是帮自己老婆掩盖过去了。
这件事虽然不了了之,但汉宣帝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这也为之后霍光死后其家族被族灭埋下了伏笔。
毒杀许皇后只是霍光把持朝政的一个写照,事实上,在他剿灭了上官桀、桑弘羊后,他开始迷失在了权力的漩涡里,他把儿子霍禹、两个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