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江北大战(十)邓艾绕道破濡须坞!(1 / 2)

长江上,碧眼儿的“飞云号”战船正向武昌城劈波斩浪而来,孙峻、全琮二将护卫于碧眼儿左右,

身后载着二十万大军大小战舰跟随其后,此时的碧眼儿好不威风,颇有东吴大帝的排场…

碧眼儿脸色严肃,道:“咳咳咳,子远、子璜,此战对我东吴关系重大,若胜,我东吴大有一统天下的希望,若败,则有可能万劫不复,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再无北伐之力,

只能固守江东,此战朕可是拿出了江东的老底了,朕期待两位将军得胜归来,还望两位将军不要辜负朕的厚望啊,毕竟这日后的江东还是要靠像诸卿这样的年轻一辈的!”

全琮连忙拱手道:“蒙陛下信任,末将为先锋,必为陛下大破魏军,取那曹贼的首级呈与陛下御前!咳咳咳。”

全琮说罢,便咳嗽不止,连忙拿出手帕掩面咳嗽起来,显然是身体不大好。

碧眼儿关心的道:“卿还是要保重身体啊!”

全琮道:“末将谢陛下关心,只是偶感风寒而已,不打紧的,只要战端一开,末将的这点小病便能不治而愈了!”

碧眼儿用枯瘦的手指指着全琮道:“子璜这老小子,还是如年轻时一般,一有仗打就兴奋啊!”

孙峻也拱手道:“末将必定全力以赴,必定不让曹贼一兵一卒飞出荆州,定让荆州河湖成为曹魏大军的葬身之地!”

行船已经一日,孙吴大军已至武昌,碧眼儿笑着道:“两位将军这就下船登上战舰,率一十七万江东儿郎去往荆州埋伏,朕就在武昌城率三万人马坐镇,和吕岱老将军摆下庆功宴等候两位将军凯旋归来了!”

吕岱一脸郑重的拱手道:“两位将军拜托了,我东吴的兴亡就全寄托在此战之上了!若是胜了,老夫必为两位将军牵马执鞭!”

孙峻、全琮身披甲胄在武昌渡口下船,换乘“余皇”大舰,率十七万大军往荆州行去。

望着十七万渐渐向西消失在视野之中,碧眼儿脸色沉重的道:“世议,你说说此战我军战胜的把握有多大?”

越骑校尉吕据拱手道:“启禀陛下,末将以为此战我东吴必定能如赤壁、石亭、夷陵三战一般,杀得敌军大败而回,全军覆没,陛下就安心在武昌等候三位将军大胜的消息便是!”

碧眼儿听吕据说完,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心中还有一丝不安,始终挥之不去,五月初五这场大赌,自己可是押上了东吴大半身家,而曹魏也是押上了十万大军,

好在现在东吴在暗,曹魏在明,又多了几分胜算,再者东吴的水师可是天下无敌的,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碧眼儿不断的给自己心理暗示,既然已经出兵了,就只能安心等待最后的结果了。

吕岱将碧眼儿亲自迎进武昌宫下榻,众人只见这武昌宫北倚长江滨,南濒洋澜湖,东抵虎头山,西依西山。

从虎头山往西看去,吴王城整体轮廓呈长方形,周长九百丈左右,城有五门,皆以方向命名,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其中西面多一门,名为“流津”,直通吴王的苑圃散花滩。

城内有武昌宫,四周有宫城,宫城内有孙权称帝时大会群臣的金銮宝殿太极殿,有举行祭祀、接见宾客的礼宾殿,还有孙权起居的安乐宫等主要建筑,此战碧眼儿便要在此忐忑的等候着前方战报传来....

孙吴濡须坞处,张特、邓艾两部人马,共计三万五千人正在换乘战船猛攻,奈何此地实在是太过险要,用了三日,死伤五千人还未将其拿下。

濡须坞修建的位置,濡须水口,是含山县东关镇境内的濡须山,和无为县黄龙乡境内的七宝山之间的一道入水口。这道水口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巢湖的出口。而巢湖就是武帝训练水军的地方,武帝派水军进攻东吴,就避不开濡须口。

此外,濡须口十分险要,濡须山和七宝山两山对峙,虽然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不太恰当,可用“一船当关,万船莫开”来形容,却是再恰当不过了,尤其是在东吴修建了濡须坞之后。

七宝山和濡须山之间,水流湍急,地势险峻,导致平常拉船的纤夫都没有什么落脚点,只有七宝山上的一块巨石可以勉强让人落脚。

而东吴吕蒙修建的濡须坞,其形状就像是一个月牙,居高临下地把这块大石头被围住了。

这也是被周瑜和鲁肃两位东吴大佬寄予厚望吕蒙经过仔细研究后,方才进言孙权在濡须水口筑坞得出来的成果。东吴只需要以弓箭对准这块大石头,曹魏大军,根本难以越雷池半步,

这就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不出子午谷一样,自古以来根本难以多人并行,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只要在出口埋伏好人马,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一个杀一个,永远也别想出来。武帝就算手握二十万雄兵,也别想通过濡须口,只能够看着江东的土地白流口水。

濡须口地理优势,才导致本该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江东的曹操大军,被拦在了江东的大门之外,和孙权大军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虽然说武帝依仗着自己聪明的大脑和手底下谋士的计谋,在和孙权的几个月斗智斗勇之中,也算是互有胜负,但是他根本就无法再保证自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