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3)

霜浔 顾子行 2016 字 4个月前

22.

现在还是夏天,脚印上有昆虫爬过的痕迹,应该是上半夜留下的。

仔细看,鞋印处有许多麻点,这是暴雨击打所致,结合昨晚的暴雨时间,这枚脚印是九点前留下的。

赵小光要伸手测量,被凌霜制止:“先别碰,打电话让老张他们带警犬过来嗅下气味。”

虽然没有准确测量,但从脚印大小来看,应该有43码,基本可以确定为男性。

既然有一枚脚印,就会有行走路径。

凌霜顺着缓坡往上看,青葱茂密的植被,有折断痕迹,那里应该就是凶手步行穿过的地方。

她和赵小光避开那条小道,走到山的另一侧。

他们在那里发现两串更加清晰的脚印,一串来,一串回,鞋底花纹一致,基本可以确定为同一人。

凌霜戴上手套,查看了其中几枚脚印——这人脚弓较高,脚型较瘦,运动轻便,脚掌压力不均匀,重压部位明显,可以看出他体型偏瘦。

脚印之间的间隔不大,说明他是典型的小人穿大鞋——个头不高,但脚掌大。

鞋底花纹像是劳保鞋,再看步行路线,不是均匀的直线,脚印间距离变短,这人步伐稳健,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

小山虽然不高,但碎石成堆,路很难走。

凌霜看过手表,从山的另一侧到这里,需要二十分钟。

两人走到山底,终于见到一条大路,沥青质地,有四五米宽,可由两车相向而行。

那条路,也是脚印的终止处。

凶手在草叶上清理过鞋子才上大路,暴雨冲刷后的路面干干净净,看不出他具体去往哪个方向。

往前走不远,有一座红砖平房,半山腰上住着看山人。

凌霜和赵小光出示证件后,上前询问。

“你晚上一直在这里?”赵小光问。

“是的。”男人说。

“昨天晚上七八点钟,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人?”

“昨晚下大雨,我一直没出门。”

赵小光问话,凌霜静悄悄打量着眼前的男人,他体型偏胖,个子较高,和嫌疑人画像不符。

“那你有没有听到汽车声?”凌霜问。

“车子嘛,肯定天天都有,昨天晚上还挺多的,来来去去的。”

赵小光叹气:“看来是问不到什么关键信息了。”

凌霜打量四周,立刻有了主意。像这种沥青路,一般都连通着大路,小路上没有探头,大路上一定有。

凌霜和小光取上车,回到脚印消失处。

她把手机丢给赵小刚计时,驾驶车子顺着沥青路往南走,直到遇见摄像探头。

“几分钟?”她问。

“八分钟。”赵小光说。

凌霜点头,将车子掉头,返回远点,如法炮制往北走。

这次耗时六分钟,加上刚刚从别墅到山

底的时间,凌霜推算出凶手开车路过探头的大概时间:“走,去交警大队调录像。”

令人意外的是,那两个时间点,摄像头里都没有车辆路过。

凌霜眉头紧锁,是她推理错误?还是嫌疑人当时根本没有开车?

昨晚那么大的雨,他作案后会去哪里?步行走大路,再穿山越岭离开吗?那样的话就有无限种可能。

眼前像是被人蒙着一层漆黑布帘,什么也看不清。

这条路走不通,只能走旁的,她记得还有一样凶器。

凌霜看过技术部出的报告,刀刃上除却血,还有油,她确定那就是把新刀。

那把刀很特别,属于匕/首,是管制类刀具,网络上根本购买不到,只能去店里碰碰运气。

凌霜和赵小光跑遍大大小小几十家刀具店,一无所获。

赵小光忍不住叉腰感叹:“我们南城治安真好,连一个非法卖刀的商贩都没找到。”

凌霜长长叹了口气,那这把刀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

两人回到队里,已经过了晚饭点。

吴胜男敲门进来,给他们俩各自送来一份晚餐:“凌队,吃完饭,我带你看份资料。”

凌霜闻言,几口把饭扒完,跟着她出去。

吴胜男给凌霜看了一份九年前的尸检报告。

吕斌——

凌霜记得这个人,他就是当年杀害凌霰的凶手,但没有等警方去抓,他就在家中自杀身亡。

“你注意看他自杀用的刀。”吴胜男提醒。

凌霜惊奇地发现,那把刀居然和杀害吴先锋的凶器一模一样。

这不可能是巧合。

“他难道不是自杀?”凌霜皱眉。

吴胜男缓缓点头:“大概率不是,而且凶手很可能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凌霜后背有些发凉。

吴胜男稍作解释:“每个人身高不同,持刀姿势不同,力量也不一样。从解剖结果上看,杀害吕斌的人比杀害我爸爸的人要高,力气也大,刀刃整个贯穿了他的脊柱骨。”

“越来越扑朔迷离了……”他们就像推进风暴中央的鱼,无处可逃,无处可避,只能承受它。

“小霜,”吴胜男拍了拍凌霜的肩膀,用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