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汉青年运动,工匠的觉醒(2 / 3)

担心会影响现在的工作。

“这些贤者不为我们发声,我们就自己为自己发声,大家跟着我上大街,去支援那些士子们,把那些狗屎一般的贤者通通赶出来。所有人走。”

“诺!”上千人跟着陈娟走上大街。

长安城,工匠里,木器作坊厂

“你们想干什么?”作坊主赵祥看到想要出去的工匠生气道。

工匠艾石道:“当然是去支援游行示威的士子了,草,什么贤者,亏得乃公当初还投他们一票,他们就这样回报乃公的。下次再也不投票给他们了。”

赵祥怒道:“现在是做事的时间,不许去,你们拿了我的钱财,就应该为我做事情,连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都不懂。”

“一个个被墨家分子忽悠的找不到北了,没有乃公在这里开工厂给你们一份事情做,你们哪来的钱财来养活家人,你们可是被乃公养的,养条犬都知道看家护院,你们却想反噬主人,简直连狗都不如啊。”

要是这段时间赵祥最愤怒的就是《工匠法令》上面没有一条是能让他看的舒服的,真要实行了,这哪里是找工匠,那简直就是找了一群大人回来。

“呸!乃公拿了你多少钱,你也想把老子当犬来用,赵祥伱这个铁公鸡,这个长安城谁不知道你小气抠门,一个月600钱,你也想把乃公当走马犬,”

“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赵祥你这个铁公鸡也配,人家天子养士是什么标准,餐餐有鱼有肉,一年四季常服不断,就没有看过汉军士兵穿有补丁的衣服。人家天子给多少?你给多少?”

“600钱,整个长安城就找不到比这还低的俸禄了,你也配要我们当走马犬,你舍得拿这么多钱粮来养吗?”

长安城最低工资标准就是600钱,这倒不是徐凡定下的,而是市场形成的,因为低过这个价钱,工匠就不想干了,干脆去乡里做农夫,好歹有100亩土地,不但饿不死,一年的收入也比这个要高。

“六百钱不是钱吗?老子还包你们吃住,你们居然一点都不感恩戴德,当年乃公在前秦时期,哪有这么高的俸禄,当时乃公为了学技术,根本没有俸禄。”

艾石鄙视道:“又拿前秦时期说话,你怎么不说这点钱是整个长安城最少的。”

“你们敢走,就不要再回来了。”赵祥威胁到。

“不要挡着门口,老子要去支持那些学子游行示威啦,这破烂的活不干也罢,乃公有手有脚,哪里还会怕找不到事情做。”说完艾石气冲冲的离开工坊,而其他工匠也跟在艾石身后。

这半年多时间,徐凡和秦泊可不是只在报纸上宣传《工匠法令》。

两人还深入工匠里,在各个作坊发展候补墨者,扩张墨家的势力,对着整个长安城几万工匠们宣传《工匠法令》对他们的好处。

最开始的时候情况并没有徐凡和秦泊想的那样好,《工匠法令》虽然有利于工匠。

但很多工匠却对徐凡道:“徐夫子,现在我们的俸禄已经足够高了,再弄《工匠法令》,是不是有的对不起故主了。”

在徐凡夺取天下之前,长安城的工匠一般只是学徒,哪怕三十岁也是学徒,师傅包吃住都算好的,敢要钱的都是会被直接赶走。

按照师傅们的说法,吃我的,住我的,学我的手艺,还敢要钱。

你不干,老子再去招两个学徒过来,这天下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

学徒们还真没有办法去反抗,那个时期找一个可以吃饭的食情都非常难,这些所谓的师傅是真可以找到大量两条腿的学徒。

但大汉一来,情况就变了,因为大量均田,很多工匠都转行成为农夫,毕竟免费得到100亩土地,底层的百姓根本不可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这就导致长安城工匠的数量减少。

谁他妈给你去打白工,乃公去乡下种田去了。

因为每户可以得到上百亩土地,普通百姓的劳动力也不够了,自然不可能把自己家的劳动力白白送给作坊主了。这就导致了当时长安城内很多十几岁的小学徒统统被招回乡下,去开垦自己家的田地了。

一时间,长安城的工匠学徒急剧下降,而大汉在长安城也是大力发展产业的,长安城大量的工匠被朝廷的官营作坊招募,朝廷不但包吃包住,还给600-800钱俸禄,本事越高,俸禄越高。官营工厂又吸收了大量有技术,有能力的工匠。

长安城的作坊主,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试着用亲情来做什么道德绑架,说什么从小在师傅这里学本事,现在本事长了,就一脚踹开师傅,这种事情非常缺德。

这些作坊主联合起来,用这种方法,道德绑架一些老实肯干的工匠,还真被他们留住一批老实的工匠。

但经济规律不是道德捆绑就能捆绑住的。很快这些工匠看着自己师弟们,赚高俸禄,成家立业,在长安城定居下来,而他们却还只能在师傅家寄人篱下,连房子老婆都没有。

如此不公平,老实人也忍不住,又跑了一些人,没办法这些师傅们只能打破以前教三年,学三年,做三年的陋习(白打十年工,这就是封建时代的行会制度)。哪怕是一个十岁的学徒工,也要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