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池来回扫视一圈后,食指定在一处,“回皇上,赵宇航在此次春闱之中,在第三考场。”
李北辰又问,“可在拟录用名单中?”
慕容池又掏出来一张小薄纸,扫了一眼,答道,“在。”
李北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未表示任何态度,便命杨、黄人退下,留了慕容池一人。
感觉有些困倦,他揉了揉眉心,喝了几口清茶润了润嗓子,便让督察院的左督御吏周仕鹏进来,一同商议。
徐福海快步走上来,在李北辰耳边耳语了几句。
李北辰心里咯噔了一下。
但他的吃惊不过只一会,还不露于声色。
心想这样也好,恰好在预料之中。尽管这本身就令人惊讶。
李北辰回过神来,给两位大臣赐座奉茶配以新鲜丰富的茶点以示看重。
因为他们二人最近连连通宵加班,不能直接涨工资,就来点这种隐形福利。他心知,之于文人,很多时候形式上的礼遇尊崇往往比金钱还能打动他们。
慕容池和周仕鹏果然皆受宠若惊。
李北辰拿起桌子上一摞厚厚的小册子中的一本,快速地翻看着。
周世鹏还真是一把干活的好手。
把拟录取的每个贡生的家族体系摸得清清楚楚,这册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的族谱,往上追溯祖宗十八代。把有血缘关系的高官和后妃还用朱砂勾出来。
以血亲为基础的人脉关系网清晰明了,提供了诛九族的基础数据库。一眼看过去,就会发现历经两代皇帝,京城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与各地世家大族之间亦盘根错节。彼此间的利益关系通过联姻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真可谓是百年的皇帝,千年的世家。
李北辰随口抽了几个名字问询周仕鹏,然而越听越对这人产生了兴趣。因为周仕鹏把他们的姓名,籍贯,祖上营生,若有为官,擢迁贬谪,全都娓娓道来,无一有错。
“不错,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谁知周仕鹏没有谢恩,反而说道:“得皇上夸赞,臣极为荣幸,然诚惶诚恐。臣惭愧,自身并非过目不忘之才,只是勤能补拙,名录完成后,臣唯恐下属有所疏漏,一一比对过。”
李北辰禁不住由衷地夸赞:“如此谨慎尽责,更加难能可贵。”
心道,这周仕鹏倒是可用之才。只是他已经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再升空间不大,倒是可以调往地方做一方主官。
这周仕鹏微微一笑,谦恭有度地感谢皇上夸奖,表示自己只是恪守本分,以后还要再接再厉。
李北辰微微颔首,“周卿,你可发现初拟会试录用名单有何特别之处?”
周世鹏:“回皇上,臣发现拟录取的贡士几乎都是南方人。百人之中占九成。北方仅占一成。南北比例十分悬殊。”
慕容池:“皇上,江南自古有尚学参考的传统,又多书香世家,自然才人辈出。从各地来参加春闱的举子南北比例与此大致相同。无明显蹊跷之处,但会令北方仕子心生不满,朝廷里南方官员更容易抱团,自成一党。”
其他党派在朝中力量单薄,则不足以与江南一派抗衡。长此以往,自是会导致朝堂内方方面面的失衡。
李北辰听出来了慕容池的弦外之音,垂眸不语,片刻之后,方道,“那便将考生分为南北两区。今年南方取六成,北方取四成。”
周仕鹏面露难色,有些迟疑,“启禀皇上,南北考生水平相差甚大。那如此一来,大量优秀的南方仕子恐怕会落选…恐会有失公允。”
李北辰:“周卿的意思是?”
“回禀皇上,臣以为南方仕子水平确实更加出众,不宜大幅缩减录用名额,南七北三为佳。”周仕鹏答道。
李北辰看向慕容池,“慕容卿,你以为如何?”
“启禀皇上,臣赞成周大人的提议。另外臣以为南北各有所长。应改革武举,在北方多设武举学堂,增设武举中北方举子录用比例,改革武试内容。南文北武,各有侧重,可更好地为朝廷选拔良才。”
周仕鹏禁不住向慕容大人投去赞赏仰慕的目光。能跳出藩篱,寻找解决问题之法,替皇上排忧解难。怪不得慕容大人能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得皇上重用。
李北辰心中亦欣赏这个提议,语气却很平淡,“朕会跟礼部、兵部商议此事,听听他们怎么说。这次春闱应设两名主考官,朕命翰林院谢大人,江南谢氏后人做你副手如何?”
谢大人,就是当初写了名动京城的《西子赋》,这次又领衔写四本话本子的风流才子谢璟。
“臣遵旨。”慕容池立马答道,落落大方,沉稳而不见得意之色。
他自然领悟到圣上的用意。
自己为京城世家,祖籍燕地。而谢璟为江南世家,祖籍扬州,正好南北搭配。翰林院里多为南方人,但唯有谢璟最恃才放旷,敢说敢为,正好与自己的沉稳有余,亲善不足互补。
双刀齐出,有利于此次南北改革。
“慕容卿你先退下吧。周卿你留下。”
慕容池离开后,李北辰对科举案依然存疑,便问周仕鹏,看看能不能从贪腐角度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