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身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1 / 2)

贞观公务员 余秦唐 1046 字 4个月前

大唐其实也算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同时,实行着府兵制的制度。

李世民深知宦官当政的危害,还有后宫干政的隐患,所以也一直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可陈平安说过,汉高祖刘邦设立了亲王分封制,结果出现了七国之乱,后来,也有亲王占据封地,成了诸侯。又讲述了明朝的太祖,分封亲王戍边,最后导致皇帝不得不削藩,从而削弱亲王的兵权,最后却引起亲王反抗,谋反夺了皇位,不过,坐皇位的人,还是太祖的血脉。

只是到了后来,亲王子嗣越来越多,亲王的权柄也不小,以至于明朝末年,亲王们一个一个富裕无比,却舍不得拿出一点儿来支持皇帝,被反贼抄了家,抢了钱财,占据了亲王府。

分封亲王似乎并不是完全的错误制度,却也并非是一個完全之策。

不过,听陈平安的意思,郡县制度一直延续下去,甚至是他所在的时期,都在沿用。

所以,郡县制度肯定是好的。

再然后,就是民富国强的问题,到底是民富国强,还是国强民富?

李世民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还是最开始的意思,朕应该怎么做?”

在他看来,陈平安把自己关在书房一个下午,最后写出了这十六个字,肯定是有所准备的。

陈平安回道:“陛下,想要富,先修路。”

“这是后来人的一个口号,并且也一直践行,把道路修建到了每一州、每一县、每一个村,甚至是可以到达每一户。”

“修建官道,开山搭桥,让大唐十三道的管辖之州,可以在很快就能把书信送到长安,就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控地方。”

“比如,冀州之乱,若是没有臣的提醒,陛下可能要等到冀州的官员送信到了长安,才会知道冀州乱了。”

“可是,这一来一回,就是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若是罗艺得民心,得人心,完全可以半个月的时间,占据更多的地方。”

“到时候,罗艺完全拥兵自重,坚守冀州,除非陛下御驾亲征,不然,很难快速彻底平定吧。”

“再比如,长安若是有了什么政令,有了什么新的国策颁布,可以很快送达到十三道的各个主治官员、大臣们的手中,让他们去实行。”

“又比如,有些地方出现了旱灾,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洪涝,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瘟疫,朝廷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第一时间派出人手和赈灾银支援,也能第一时间到达地方,第一时间开始赈灾,这样一来,就能够把灾情控制到最小,也能更快安抚民心。也就不会有人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臣所在的时期,虽然有着很多交通工具,比如飞船,可以在天上飞的那种,从长安到岭南,可能也就半天不到的时间,但是因为这种飞船造价太高,并没有多少,所以大部分的人出行,都是依靠车。”

“一种燃烧黑火油,可以产生动力,用动力机催动四个轮子,达到非常快的速度,可以前往各个地方。”

“而这种车所走的道路,叫做高速公路,这种路是专门为行车建造,采用双车道,一边往北,一边往南,往北的只能走往北的车道,往南的只能走往南的车道,中间和两边都有护栏,不得越道行驶,这样一来,不用避让来车,速度也就更快了。”

“再然后,就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个等级的道路,用道路连接大江南北,百姓们想要去什么地方,都非常方便。”

“出行的人多了,产生的消费也就高了,钱财的流通也就快起来。”

“这钱财的流通就涉及到了后面的小农经济……。”

这是陈平安专门为李世民准备的课堂,讲述着他所知道和了解的各种制度。

不管有没有用,不管合适不合适,都一股脑说出来,然后看李世民的抉择。

因为,陈平安真的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

他没办法直接手搓火药,也没办法高谈阔论,对大唐的制度进行肆无忌惮地改革。

一个时辰过去了。

李世民留陈平安在宫中享用午膳。

吃完之后。

继续上课。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陈平安才稍作休息,给李世民一个消化他所说的那些内容的时间。

这走着走着,又走到了那天晚上的竹林中。

郭安看着陈平安坐在那凉亭中,看着竹林出神,便给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让他去甘露殿向长孙皇后通传一声。

过了一会儿。

陈平安回过神,微微一个哆嗦,醒过来,刚要起身,打算回太极殿那边,却瞄见不远处的路边竹林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有衣角被微风吹起,随风飘着。

这让陈平安又想到了那天晚上,偶然遇见的小姑娘。

那天晚上,没有看的太清楚,也没看到面容。

也就在这时。

那小身影走了过来。

陈平安这才看清楚,她的面容。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天晚上的那位。

小竹林被一层淡淡的太阳余晖笼罩,形成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竹香和湿润的泥土气息,让人心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