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众人坐在羊城酒家的包厢。
一道道粤菜佳肴应接不暇地摆放到圆桌上,看得王硕和叶晶眼花缭乱,心惊胆战。
“咱们身上还剩多少钱?”
王硕惊慌失措。
“没多少了,剩下的钱还得去买电子表。”
叶晶看着满桌的菜,以及那瓶梅鹿液酒,心里已经不是肉疼,而是在滴血。
“这可怎么办,我话都放出去了……”
王硕直冒冷汗。
就在此时,方言笑着看向林贤治:
“昨儿那顿,让你们《花城》破费了,今天这顿,我们俩早就商量好了,必须回请你一次,同时也是感谢你今早给我们当向导。”
“这……这……”
“你就不要推辞了,这菜点了可不能退。”
方言转头看向王硕,“这顿饭,你们就让给我来请,等回到燕京,再找个机会。”
“没问题,方老师!”
叶晶立马出声,然后看向羞得满脸通红的王硕,两人如蒙大赦般地松了口气。
就在此时,卢启文再次来到包间,说特意赠送一个菜,是黄振华大厨新研制的新菜。
方言脱口而出,“这鱼瞧着像东星斑。”
“方老师不愧是大吃家!”
看着卢启文洋溢热情地说菜名叫“碧海鱼王”,王硕两眼瞪得溜圆,大脑嗡嗡作响。
这就是“大作家”的含金量嘛?
…………
“嗝~”
从羊城酒家回到招待所,叶晶摸着圆鼓鼓的肚子,语气透着羡慕:
“这小酒喝着,这粤菜吃着,方老师过得可比咱们滋润多了。”
“没想到这一顿饭能花这么多。”
王硕心有余悸道。
叶晶说:“得亏最后不是咱俩请客,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这帐该怎么结。”
王硕不无羡慕道:“方老师忒豪横了。”
“要我说,你就别折腾什么喇叭裤了,还不如跟着方老师混,没准我也能喝口汤。”
叶晶扯了扯裤腰。
王硕白了眼:“我不是都说了,写作是不可能写作,这辈子都不可能写作,我要再写作,我就是臭狗屎!臭大粪!”
叶晶冷不丁来一句:“刚才那一顿好吃吗?”
王硕想也不想,“真香啊!”
叶晶道:“你要是能成了方老师这样的大作家,以后能天天吃。”
王硕撇了撇嘴:“瞧你这个出息,吃几顿饭就把你美得不知道姓什么。”
“嘁,你就自个穷嘚瑟吧。”
叶晶道:“要不是我没有天赋,否则让我给方老师喊‘爷’都没问题,以后就跟着他混。”
王硕说:“文学的天赋是没有,你当狗腿子的天赋倒瞧出来了。”
叶晶反击道:“你也甭讥讽我,到时候,没准你自己就巴巴地去当狗腿子了。”
“嘚嘚嘚!”
王硕没好气道:“不就是在羊城酒家搓一顿嘛,等咱们发了财,哥们以后天天来。”
闲聊了会儿,叶晶突然道:“方老师刚刚在饭桌上说,他这趟是去蛇口开文学讲座的是不是?”
“没错。”
王硕说完这话的第三天,大清早的高第街市场,一如既往地人山人海。
就在此时,一个卖小五金的摊主拿着《羊城日报》,大喊了一声:
“方老师来蛇口了!”
一下子,吸引来周围的摊主和路人,问了句“哪个方老师啊”。
“当然是方言啊!”
“写《大秦之裂变》的方言!”
“他昨天在蛇口开了讲座!”
摊主展开《羊城日报》,整整一个版面都是关于方言文学讲座的报道。
“在哪儿,在哪儿,给我看看。”
顷刻间,许多人一窝蜂地凑了过来,也有不少人跑去大十字的邮政报刊亭。
王硕看着为方言而疯狂的人群,也拉上叶晶跑了过去。
只见人声鼎沸,门庭若市,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市民,只为买到当天的《羊城日报》、《南方日报》等报纸,以及当月出版的《故事会》、《大众电影》等杂志。
稍微晚来一步,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捧读报纸的背影。
王硕从人堆里挤了出来,手里拿着份报纸,嘴上骂骂咧咧。
“别骂了,赶紧看看方老师讲了什么吧。”
叶晶凑了上去,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周秦之变”。
“华夏历史上虽然有24个王朝,有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但事实上,真正的社会转型只有4次。”
“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
“以及从清朝末期开始的古今之变!”
“从商朝到周朝的转型,我们开始有了‘中国’这个概念……”
王硕从上往下看,忍不住地读了出来。
跟他一样的,不在少数,在他们的周围,聚集着一帮没有抢到报纸的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意思就是,‘周人建立的邦国虽然很古老,但它肩负的天命却在于革新’。”
“周朝之所以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