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生产队的猪都没这么生(1 / 2)

5月25日,周一。

方言到养蜂夹道,打了一个中午的牌。

回来的时候,坐着黄百知的车,但没有马上回《十月》编辑部,而是先去一趟人文社。

把《山楂树之恋》,当面交给章光年。

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在养蜂夹道发生的一切,说给师兄听,和他打牌的竟是那位。

刚到主编办公室,章光年抬起头笑道:

“今天的桥牌,打得怎么样?”

“师兄,您都知道了?”

方言张了张嘴,大为意外。

“百知同志约你的时候,就知会过我。”章光年打趣道:“这牌局你赢了,还是输了?”

“赢了。”

方言嘿然一笑。

“是嘛,你竟然能赢?”

章光年一惊。

“我本来是想输的,但那位不允许打假赛,说‘打牌要和高手打,输了也有味道’。”

方言抿了抿嘴。

“打桥牌,是他独特的休息方式,至于输赢,他反而不会计较。”章光年道。

“所以我赢起来才没有压力。”

方言忍不住回想起当时的场面。

四方的牌桌上,三老一少聚在一块,互相专注牌局的变化,在酣斗中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其乐融融,而且约好了明天接着打牌。

“看来你这趟收获不小啊。”

看到他拿出熊猫牌香烟,章光年笑道。

“嘿嘿,而且我还收到个好消息。”

方言说,对《苦恋》的批评力度要适当收一收,可以让作者和《十月》编辑部写個检讨书,然后由《文艺报》转载评论,也就是相当于把批评的主动权,交给了《文艺报》。

“的的确确是个好消息。”

章光年颇为欣慰道:“如今的文艺界是惊弓之?,过去遇到了多次‘弓’和‘弹’,变得非常敏感,我、冯木、周杨等同志也是考虑到这点,才不同意对《苦恋》的批评升级。”

“师兄,这一切是不是很快就会过去了?”

方言投去问询的目光。

章光年摇头说:“对《苦恋》的批评还要继续,但会注意方式方法,更加稳妥些。”

“只要不像前段时间那么猛批就好。”

方言拿起暖水壶,给两人杯子里续水。

“不会再发生了,你回去以后,把我们说的这些,连带这个好消息,都告诉陆社长。”

章光年道:“让出版社的所有人安心。”

“好!”

方言郑重地点了下头。

而后,两人闲聊会儿中午的牌局,一杯茶的工夫,才换了新的正题,章光年问道:

“你那篇爱情小说,带来了吗?”

“带了。”

方言把稿子递了过去。

整篇小说不多不少,25万字左右,章光年粗粗地看,翻得很快,但有时候会放慢速度,认真地品着细节,尤其是结尾的情书。

“这首诗是你写的?”

“嗯,叫《从前慢》。”

“这诗不完整吧?”

“只写了一半。”

“把另外一半也写出来。”

章光年作为诗坛大能,一时心痒。

“师兄觉得怎么样?”

方言应了下来,把上半部分补齐。

章光年品了品,眼前一亮,连声叫好:

“好!诗好!小说好!”

“小说里的爱情故事,也好!”

“不仅仅把爱情写得这么干净、朴实、纯粹,而且记录了那个时期知识青年的热情、困难、理想,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能把这么多元素这么自然地融合在一部小说里……”

狠夸了一顿后,不禁感慨:“小师弟尽得老师的真传啊!在长篇小说上,又进步了!”

“您过奖了。”

方言和他说了会儿小说的构思,接着托他帮个忙,因为在《文艺报》上连载,不同于期刊发表,报社可不像出版社,会给作者样刊。

但是,自己又答应了方燕、邱珮凝她们。

“这是小事。”

章光年拿上稿子,和他走出办公室。

路过编辑部时,刘剑青、王朝根、王扶等《人民文学》的编辑,全都投来兴奋的目光。

“小方老师又来送稿了?”

“他这篇是要寄给《文艺报》。”

章光年替方言说道。

刘剑青、王扶等人互看一眼,眼神交流了下,随后一拥而上,问道:“我们能看看吗?”

“这……”

方言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心思。

真的就只是看看?

“小方同志,我们就看看。”

王扶等编辑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两人。

就看看?

这话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啊?

方言挑了挑眉,虽然看出来稿子已经他们惦记上了,但碍于情面上,自然不好拒绝。

章光年也是如此,把稿子递了过去,郑重地强调了一句:“看归看,但只能看看,小方这篇小说,已经决定了要给《文艺报》。”

“您放心,我保证就看看。”

“对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