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捡到宝了(1 / 2)

“这是我们的主编,李清泉老师。”

“这是副主编,王朦老师。”

在王洁的介绍下,方言规规矩矩地和两人握手,互相寒暄了一阵儿。

“我还以为你要过几天才来。”

李清泉简单地了解来龙去脉,慈眉善目道:“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稿子改得也这么快,刚来就把稿子给改好了。”

“您给看看,我先吃饭。”

周雁茹把稿纸递了过去。

王朦让李清泉先看,目光投向方言,“你刚才说你写的《牧马人》不是伤痕文学?”

“不是。”

方言摇了摇头,“跟周老师讨论了以后,我觉得有《黄土高坡》这一篇伤痕小说就足够了,我想尝试点不一样的。”

“你觉得伤痕小说不好吗?”

王朦和季秀英等人对视一眼。

“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太好。”

方言回答,“我知道很多人在肉体上、心灵上留下了这样那样的伤痕,现在很多作品写的也是这些,但我觉得一个人、一个国jia不应该一直沉浸在这样的事上,应该振作起来,站起来,生活还是要向前看。”

王朦双手抱怀,“怪不得你的《黄土高坡》写的这么朝气积极,不过为什么《牧马人》的结尾那么灰暗呢?”

“这不有光明,就有黑暗嘛。”

方言把跟周雁茹说的动机又复述了一遍。

王朦点了下头,“既然你觉得你改的《牧马人》不是伤痕文学,那你认为是什么?”

“我想把这個当成是一种反思的文学。”

方言语气里透着坚定。

“反思的文学?”

不只是王朦,李清泉、周雁茹等在场的所有人,全都为这个闻所未闻的提法为之一惊。

“对,伤痕是一种悲剧。”

方言认真地像在公务员面试一样,“但是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随即伸出两根手指,“可见,悲剧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是表现灾难,第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我觉得伤痕文学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一味地倾诉委屈,叙述不幸,可忽视了对人格的刻画。”

“嘶!”

此话一出,技惊四座。

王朦扶了扶眼镜,投去审视的目光。

周雁茹、李悦等人对方言更是另眼相看,毕竟一张口就是艾清,再张口就是鲁迅。

这个年纪,竟然能有这个文学修养?!

王洁掩嘴偷笑,兴奋不已,这个作家可是自己慧眼识珠,亲手挖掘出来的!

“你说该怎么刻画?”

李清泉抬起了头,饶有兴趣。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时代的苦难,关键在于人该怎么承担。”方言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又是谁说的?”

李悦眼前一亮,立刻抄在纸上。

“我也不知道,碰巧看到的。“

方言打了个哈哈,“所以我想从苦难和伤痕中反思,寻找到让人向前看的力量。”

“小方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李清泉上下打量着他这张年轻的面孔。

“19岁。”方言回道。

这孩子才十九?!

李清泉、王朦等人面面相觑,王洁更是瞪大眼睛,怎么比我小7岁,人却这么老成呢!

“看的书不少,高中毕业吧?”

李悦忍不住插了一嘴。

“刚毕业,我就下乡了。”

方言把饭缸子的水一饮而尽。

“下乡的日子苦不苦?”

王朦好奇不已,“像你这个年纪的知青,有不少受不了下乡的苦,受不了委屈,都想呐喊,都想发泄,你就没想过吗?”

“当然想过。”

方言摇了摇头,“不过我一反思,确实苦,但主要是对未来绝望,觉得一辈子都要呆在农村,再也回不去了,不过现在我们能返城,倒是农民,就没有这种机会,这辈子可能都要留在农村,他们的苦又找谁倾诉呢?”

“嘶!!”

满堂哗然,甚至周雁茹放下吃饭的筷子。

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觉悟?

难道他真的是天才!

“这么一想,我倒觉得下乡也并不坏,至少我知道了农村是真的苦,农民是真的难。”

方言心里盘算着这样的回答妥不妥当。

毕竟盯上了《燕京文艺》的合同工呢!

“所以啊,你能回一趟燕京也不容易,就趁这个机会,在燕京多呆几天吧。”

周雁茹善解人意,眼神充满慈爱。

“没错。”

王朦也听懂了她的意思,“你这篇稿子改好了不算完,还要进入终审,这段时间,你得留在燕京,说不定还有一些地方要改。”

“没问题。”

方言笑道:“我正好想回家一趟。”

“你是燕京本地人,就不用我们给你安排了,想逛景点就逛景点,想回家就回家,总之,就在燕京好好玩一玩吧。”

李清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