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让战兵们负责分发布料,并让战兵们负责盯守,以禁绝贪墨。
问题解决了,柳氏犹豫着又问了另一个问题,她问,“军师,可是把布料都拿来了?近来不是多有百姓来咱们这儿吗?每有人来,不是得给小娃娃们做衣服吗?布要没了,还做衣服不做?”
柳氏不提醒,李孟羲还想不起此事。他恍然想起,给穷苦百姓做衣服这件事,乃是重要的收服人心的举措,此事不能舍弃。
想了想,李孟羲只好把布料中的二十车重新拉回了库房放着。
柳氏这么一提醒,挽回了一个重大失误,李孟羲当即从腰间的笔筒里取出笔,又从腰间抽出一截五色丝绸,抽刀把丝绸截断,在丝绸上写下的五十斤粮,以此作为柳氏出声提醒的奖励。
把丝绸递给柳氏,柳氏欢喜的接下了。
这时,李孟羲突然想起口罩的事了,他好奇问柳氏,“柳姨,那两个口罩缝的极好,是你想出的办法还是?”
柳氏诚实答到,“姐妹们一块出的法子。”
李孟羲忍不住道,“下次且记着,谁出的主意都记着,不管多寻常的法子,记得的都得给我说,你要不说,我怎知道。”
说着,李孟羲抽出了一长截丝绸,拿刀刷刷割了好多段,每段都写了十斤粮食。
把十几个军票递给柳氏,让柳氏回去发给那些出主意的妇人们。
柳氏欢天喜地的接过军票,替妇人们再三谢过。
当柳氏回到了帐篷里,妇人们边忙碌着边说说笑笑,柳氏把军票一张一张发了一圈,每人发了一张。
见妇人们略有疑惑,柳氏略做解释,说做口罩的时候,大家都出了主意,军师赏的。
妇人们看了看手里的小小的一张军票,都乐呵呵的笑了。
口罩不是多难制作的东西,可活性炭口罩有一定的制作难度,若非妇人们群策群力,没办法这么快把口罩的技术定型。
李孟羲的激赏之法,实在太过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