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 / 3)

水镜:【咕咕闲谈,又一次准时更新,鼓掌!话接上回,今天我们说说十七世纪小冰河时期到来后大明与全球危机。】

本次的主讲人简笔画形象,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地球。

上面的七大洲,像是乞丐衣服上的旧补丁,显而易见的破烂,一看就是惨遭虐待。

这是啥玩意?!

七位朝臣被吓了一大跳,有人下意识后仰退避,让椅脚发出了刺耳的“滋啦”移位声。

朱元璋瞎着众人的失态,对比起自己初见水镜时看到丑小人时的场景。不愧是他,当时表现堪称冷静。

有对比有愉悦,眼下他异常的宽容与大度。

“慌什么!跟着朕的口令,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把胆子放大些,这就是会动的图画,有什么好怕的。”

卓敬等七位臣子只能苦笑着深呼吸。

此前的猜测果然没有错。皇上与藩王们的反常必有根源,万万不可去好奇其中真相,好奇心会害死人。今天没有丝毫防备被突然传召来上书房,可不就是被吓得心脏怦怦狂跳。

不幸中的万幸,在场的臣子承受力都很强,是日常被洪武帝给吓习惯了。

惊吓只是一瞬。很快,调整好心情看着墙头水镜。

吓归吓,却也没错漏“十七世纪”、“小冰河”、“大明”、“全球危机”等关键词。其中有大明又有冰河,是要说天冷后遇到了危险吗?十七世纪又是什么时候?

水镜:【之前看过气候脉动的曲线图,元朝后期已经步入了小冰河期的开端。因初期降温与升温年份交替出现,人们没意识到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全球变冷。

时至十七世纪,降温幅度到了最严酷的时候,又以十七世纪中叶跌到了气温最低点,随后再缓慢爬升。

对应到中国,即万历年间开始降温,而在崇祯朝到了谷底。明亡清兴,气温开始上升,而这种上升仍处于冰期之中。】

啥?大明亡了吗?

臣子们正迷茫,却见皇上非但不愤怒而且平静得很,难道是被刺激到习惯了?

水镜:【十七世纪究竟有多冷?一百年的数据,说也说不完,我会贴出可查询的参考文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查看。

这里举几个例子。全球降温的幅度与

时间存在差异,因此极端气候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

我们都知道如今广州很少下雪,但在十七世纪的文献中广州冬天时不时主打一个"雪"字。比如郭裴的《广东通志》记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广东连年大雪,足见整个中国的气温有多寒冷了。①

长江与黄河流域温度也跌到了两千年以来之最低点。

明末清初,谈迁的《北游录》记载了他从杭州去京城的见闻。其中记录了运河冰封不可通行的时间,有百余天之久。对比现代的五十几天,时长是翻了一倍。

严寒同样出现在西方。1628年,欧洲经历“无愿之年”,顾名思义那年温度低到根本没能入夏。博斯普鲁斯海峡,即被土耳其戏称为一手抓着亚洲一手抓住欧洲的欧亚咽喉。在1620年冰封三个月,海面冰冻得非常结实,能让人们在上面来回运输货物。

这些反常现象显示出全球进入小冰期,伴随降温会发生什么?

以中国的地理位置,先会联想到严重干旱,粮食歉收,人因吃不饱而动乱。

有多吃不饱?

翻开崇祯年间的史料,写满了“饥”字。

随手拿一本《明史》就能列出一堆:

“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江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

一行行的饥字,就是一部部血泪史。

人饥易子食。这种惨状在明末不是偶尔发生,而是连年多地一直发生。试问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造反?】

水镜前,十三人俱是面无血色。

第一次观影的朝臣们已然没了对水镜出现的惊愕,全部精力都被眼前的可怕数据给震慑到。

这却只是开头。

朱元璋作为农民出身,很清楚大旱不只让粮食歉收,接下来就是“旱极而蝗”。

果不其然,水镜里传出了蝗灾大爆发的叙述。

【粮食收成不好,人吃不饱,蝗虫又来雪上加霜。万历与崇祯年间,前后接连发生过持续五年之久的蝗灾。

蝗虫不是随便挑地方产卵,最适宜产卵地点需要植被稀疏、温度适宜、土壤含

水量在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大旱之后,河流干涸,大片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