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多谢先生不罚之恩(1 / 2)

试婚丫鬟 十里豆沙包 1069 字 2个月前

u0010这份心细与温柔,让锦鸢心中微暖,脸上也露出分笑意来,眼梢柔软的下垂,柔声轻应一声。

“是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她轻柔细语,眉宇间说不出的舒适温柔,似是春光,又像轻风,天然的就让人怜爱,忍不住亲近。

竹摇掩唇笑着问道:“我是娘子的陪嫁丫鬟,不若私底下还是叫姑娘?”

锦鸢脸红,不愿理会她这故意一问,低头挑拣花瓣,说了句‘都随你’。

竹摇便一会儿姑娘、一会儿娘子,笑吟吟的混着叫她,惹得锦鸢也被她这幼稚的举动引得笑出声来。

“你来寻我是有什么事要说么?”

笑闹后,锦鸢看向眼前的竹摇。

竹摇翻捡花瓣的动作顿了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上去平静些,“方才轻风来说,回京的日子定下来了,两日后就要起身。”

两日后?

如此仓促。

锦鸢诧异。

单说他们住在将军府里的几人,收拾东西也要耗上一二日,军中前后加起来近五万将士的数目,只给两日的时间怎么来得及?

是京城出了事情?

急召将士们回京?

可看今日大公子出门时的神色,并不像是有急事,若有急事,早该有急报递入将军府。

那便只剩下一种可能——

归京的日子早已定下。

是因大婚之事,所以才瞒着他们。

竹摇看着锦鸢变化的脸色,眼神多了几分担忧,昨日姑娘才与大公子大婚,得了满沧州城百姓的祝福,在沧州他们能像寻常夫妻相处,不必在意妻妾之分,无人置喙姑娘的身份。

可今日才是大婚后的第二日,便已得知马上要归京。

于姑娘而言,何尝不像是一场美梦才开场,就要被残忍唤醒。

“姑娘……”

锦鸢回神,扯了下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我知道了,大事为重,我们也赶紧收拾行囊,你再让石榴去问问袁大夫那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竹摇应下,起身道:“此行来事带的东西本就不多,姑娘歇着,我来收拾就成了。”

锦鸢放下翻捡了一半的花瓣篓子,也跟着站起身,“我也闲不住,一起罢。”

姑娘面色平静温柔。

竹摇看了眼,未曾在她看出什么低落的情绪,不知是姑娘藏的好,还是姑娘当真没有失落伤心。

“那我可就不客气咯?”

锦鸢后退两步,福了福身,半真半假道:“是,一切都听竹摇姑姑的安排。”

竹摇嘶了声,假意恼怒道:“人家这才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姑姑,快快改回去,把我都叫老了!”

锦鸢笑而不语,走回屋中。

走到一半,又回过头来催她:‘姑姑快些’。

气的竹摇直跺脚。

但又心想,姑娘都能开着玩笑,想必是真的无事,心下也松了口气。

午后便是各自忙碌的归置东西。

虽来时带的东西不多,但大婚后,从江南、沧州采买的东西不少,都需要带回京中,行李自然多了起来。

在收拾东西时,锦鸢发现了一本沧州风物志,上头记载了沧州当地的风俗人情,用词遣句诙谐有趣,都是些通俗易懂的白话,其中还提及了沧州独有花冠成婚的由来。

入夜洗漱后,她也不急着上床歇息。

就着烛火看书。

看的虽慢,但却读的津津有味,被笔者一句‘坐着马车绕沧州府一圈,新娘都能被撒来的花瓣腌渍入味’逗乐,想起自己那日,可不就是‘腌渍入味’了,忍不住笑出声。

“在看什么乐成这样?”

锦鸢看的实在投入,连赵非荀归来都不曾察觉到。

她脸上的笑意尚来不及收敛起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风物志,起身迎向他,“您回来了。”她还未屈膝,就被赵非荀握住手,牵着在桌前坐下,一手随手翻了书册两页:“书上的字能读懂多少了?”

语气里又带出几分先生的严肃。

锦鸢不免有些紧张,认真答道:“这本书上的字都简单,大多都认得,偶尔有几个不认识的,通过前后字猜意思,也能囫囵看懂。”

赵非荀翻阅,在沧州大婚风俗那一段多停留一瞬,锦鸢察觉,更为紧张,想要开口说些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赵非荀已经合上书,拉着她的胳膊用力,将她带入怀中坐下。

“正经书读着无趣,闲时看些游记、风物志也能解闷,只是不能当正经书看。”他表情严肃,再配上语气,愈发像是位严苛的先生,“千字文都习完了?也都读懂了?”

锦鸢立刻垂眸。

支支吾吾。

“不曾习完。”

“学到哪一句了?”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赵非荀抬眸,视线直白对上锦鸢有些闪躲的眸子,他抬手,捏住她的下颚,不让她再度避开,“十四日前,带着你学到哪一句了?”

锦鸢被迫对上他的视线。

唇角抿了下。

“就、就是这一句——”她拖长了音,尾音咬的虚软,看见‘先生’眉头微皱起,心中立刻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