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粘豆包(1 / 2)

张小娟和几个老师批改完试卷回家时天已经快黑了,李昊还在不顾寒冷的领着一群小孩子放炮,只是可怜了小熊崽子,李昊他们用的是它的小食盆,小家伙想要去抢回来,但又畏惧鞭炮的响声,气得呜呜直叫唤,一见张小娟回来,连忙跑过去求抱抱,求安慰。

张小娟对李昊幼稚的行为也是哭笑不得,看着被炸得变了型的搪瓷盆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严厉的批评了李昊他们,要求李昊回家后要赔给小熊崽子一个新的食盆。小熊崽子像是能听懂一样,得意洋洋的任由张小娟拉着往家走。好在李昊家里最不缺的就是搪瓷盆,随便找一个旧盆子给了小熊崽子,小家伙得了新食盆,高兴的叼着藏到了狗窝里。

李昊在张小娟的安排下祭了灶,给灶王爷抹了满嘴的糖,这才开始做饭吃。把粥煮上后,李昊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一些川味凉拌菜,这几天李昊总觉得嘴里没味,想吃点辣的开开胃。正左右纠结考虑着是用馒头还是用米饭搭配着吃的时候,李凤明提了一篮子刚刚做好的粘豆包给李昊两口子送了过来。好吧,这下不用考虑了,适不适合也就是你了——我的粘豆包。

李昊也不小气,一样川味凉菜给李成明分了一部分,让他顺路给几个知青老师也送点。毕竟他和张小娟也吃不了多少,留一些够吃就行。李成明高兴坏了,他一个年轻人也很喜欢吃这些重油重料的川味美食,只是一般情况下吃不到罢了,高兴的拿着东西屁颠屁颠的跑了。

在东北地区,粘豆包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做法也很简单,先把大黄米泡上半日,然后淘净沙子,叫“淘米”,之后晾大半干,磨成面,将玉米面和黄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放点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备用。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关重要,干了或者稀了都不行。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铺有玉米叶或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由于粘豆包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所以屯子里的乡亲们一般都是一次性就包很多,蒸出锅后放在盖帘上在外面室温冻上一个夜晚,用东西包好埋到屋外的雪堆里。蒸熟冻完后的粘豆包成型不散,想吃的时候在锅里热透了就可以了。

粘豆包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让人贩子心惊胆战的东西,李昊后世就听过一些东北的恐怖故事,其中就有粘豆包发威的场景。张小娟很喜欢听这些故事,吃饭的时候非得拉着李昊给她讲讲,李昊无奈,只能给她复述一遍那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的一个小山屯里,说是解放前的有一年村子里遭了旱灾,连着几个月不下雨,庄稼都旱死了,颗粒无收。鬼子和汉奸可不管你那个,你饿不饿死关他们什么事?该收粮食还是要收粮食,愁的大家都不知道该咋办了,反正粮食是没有的,当地全都是这种情况。小鬼子最后领着汉奸挨个上门搜查一遍也没有收到什么粮食,只能杀了几个地主和大户抢光了他们家,又恐吓了一下周边的民间抵抗势力,普通百姓倒霉倒是不算多。

光是小鬼子的祸害就让老百姓很难过了,鬼子走后还有胡子,也就是土匪,他们在山里也不好过,时不时的也要下山来抢掠一番,可是把周边几个屯子祸害的够呛。

屯子里有一户的小夫妻,家住的最靠林子,男的叫二驴子,是个很壮实的汉子,偶尔还会去林子里采些山货打个猎,女的叫金凤,长得不算漂亮,但也勤快能干,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立整儿的,两人刚结婚还没有孩子。

大年二十八这天晚上,天上飘着雪花,二驴子去了山里查看地窖陷阱还没回来,金凤在家和邻居赵大妈合伙蒸了一大锅粘豆包。

家里被抢的基本啥都没了只剩点大黄米,东西不齐,只能和邻居合伙蒸粘豆包了。毕竟大米白面一点没有,肉就更别提了,过年总得吃点应景的吧?刚刚蒸好端回家里,就听见房后有人走动的声音。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听见外面的脚步声还是很容易的,周边都是雪地,脚一踩上去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动,只要是耳朵不背,都能听得到。

金凤起先还以为是二驴子回来了,毕竟已经出去一大天了,也该回来了,于是连忙出去迎接自家那口子。

谁知道刚走到门口,借着屋里的煤油灯灯光就看见一个穿着破棉袄、戴着个土黄色狗皮帽子的陌生男人站在院子里,冲着金凤傻笑。本来天就黑,这家伙也不知道多久没洗脸了,更是黑的跟个黑煤球一样。身上的破棉袄烂的不成样子了,破的到处是口子,露出里面发黄的棉花,肥大的棉裤上满是油腻腻的痕迹,简直和流浪汉和叫花子一个德行。

金凤被吓了一跳,连忙回身提起靠在墙边的扫雪用的笤帚,就想把这个家伙给赶出去。她倒是也不敢真的去用力打他,只是挥舞着吓唬他让他走。可是那个家伙简直就像是个神经病,一会儿傻笑一阵,然后又木着脸呆呆的看着金凤一言不发,吓得金凤心里都打哆嗦了。

金凤趁着他在院子里踱步,赶紧冲向院门口跑去了隔壁赵大妈家里。赵大妈家里也没个男人,早年赵大爷被胡子拉上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