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旻:你人还怪好的勒(误)(1 / 3)

“使君,你无恙?”

见到荀彧满脸的关切,刘备总觉得这位颍川名士似乎是误会了什么,他的腰部一用力,迅速起身坐在床头,解释道:“文若,勿要担忧,我无碍。”

“无碍...”

荀彧嘴里嚼着这个词眼,方才守在刘备床边的时候,他发现刘备一动不动,宛如一具尸体,若不是还有着微弱的呼吸,他还真以为刘备撒手人寰了,如此看来怕不是落了病根啊。

为了让他不要多虑,甚至不惜扯谎来诓骗自己。

想着想着,荀彧心中的惭愧越来越深了。

“使君,日后你勿要冲锋在前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不是我不是说过我无碍了么?

刘备暗暗啧舌,他决定不能让误会再度加深,于是再次解释道:“文若,道理我是明白的,凉州时面对北宫伯玉数万大军我尚且能反攻,更何况是区区的董旻呢?你不要担忧,我是真没事!”

不提北宫伯玉还好,一提北宫伯玉,荀彧心中的愧疚更深了,以至于低下脑袋,这让刘备眉头一挑,怎么还起到反效果了呢?

在刘备昏睡这段期间,荀彧曾询问阵地上的士卒,士卒大多是荆州人,不过还是被他找到一些凉州老卒。

据凉州老卒所说,击退北宫伯玉后,大胜归来的刘备一头栽落下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见刘备纵马,就连校场上都不见挥洒汗水的刘备。

许是那时留下暗病.....

好比族中一长者,平日里看不出来毛病,一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膝盖便又酸又疼。

想来这就是使君大力扶持医者的缘由啊...

但.....此等暗病即便是扁鹊复生都不一定能根治吧?

明知患有暗病却奋不顾身来救阳城...

我我我却还试探使君...

每每想到这里,荀彧都想给自己一巴掌,他的志向是匡扶汉室,扫除天下倾颓之势,遍观天下英雄,除去刘使君,还有谁能与他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呢?

万般思绪仅在一瞬,刘备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荀彧恰巧抬起脑袋,深深看了刘备一眼。

“使君,我明白了。”

明白?

刘备心中叫苦不迭,文若啊,你脸上那副表情哪里明白了,分明是误会更深了!

“使君”

就在此刻,第三道声音闯进营帐,刘备和荀彧的循声望去,在两人的注视下,随着声音一同闯进的是徐庶和霍笃。

徐庶朝着刘备投去担忧的目光,见到刘备安全无恙后,紧皱的眉头这才舒缓。

刘备嘴角一僵,元直你这不是让误会更深了吗?元直,难道你是故意的?

“元直,我无恙。”

“使君吉人自有天相”徐庶话锋一转,“使君,降卒之事已经处理妥当,这都是文若的功劳啊。”

荀彧谦虚道,“非我一人之功,使君麾下的将士都是难得的良才,没有这些良才的帮助,我又怎么能如此快的处理妥当呢?”

徐庶给刘备使了个眼神,刘备当即读懂徐庶的意思,在刚刚那個问题上的辩驳,就像是在白纸上作画无疑是越抹越黑,贾诩猜的出来答案,相处久了没有道理荀彧猜不出来。

顺其自然吧。

打定主意后,刘备不再纠结,他捧着荀彧的手,不遗余力的称赞着荀彧,“文若不必谦虚,此前我和元直急得可谓是焦头烂额,文若出马简直是手到擒来!我远不如君啊!”

荀彧大为感动,不过他还是提醒道:“使君,不如暂且看一看文书...”

“文若之才,远胜于我,不必再看!”刘备大手一挥,颇为豪迈。

然而荀彧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使君,作为一军统帅,怎么能不看麾下之臣的处理的措施呢?若是被奸邪小人钻了空子,危害之深不可估量啊!”

刘备总感觉在荀彧身上看见了贾诩的影子,他没有坚持,作为好的建言,当即选择听从。

“那便看看。”

霍笃站了出来,他手里抱着厚厚一摞的黄麻纸,垒得犹如小山般高,一时间甚至看不清霍笃的脸。

“使君,最重要一部分就在这里了。”

“笃,有劳你了,放在桌上吧。”

刘备蹬上鞋履,走到桌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刷刷的便翻阅起来黄麻纸,徐庶荀彧霍笃三人就静静矗立在他的身后。

时间渐渐过去,刘备读完一部分,觉得无可挑剔,士卒和将帅分辨的极为明晰,跟随董旻的老卒,说全是恶人贼首,显然是以偏概全,如若隔着一个砍死一个必定有漏网之鱼。

好在荀彧做事极为严谨,若是此人不能断定,也没有士卒指认,便暂且羁押在牢狱,等到水落石出,尽量避免冤假错案。

这点让刘备眼前一亮,他心中盛赞,文若之于曹孟德,犹如孔明之于我啊。

“使君”

“有一人需要你亲自定夺。”

荀彧将一张黄麻纸递向刘备。

刘备接过来一瞧,不出所料,正是董卓的亲弟董旻!

看见这个名字,刘备的火气腾的一下子就上来了,牙齿都咬得咔咔作响,在大汉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