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繁衍生息,福泽后人(1 / 2)

吕华英出生于1930年,经历过华国最残酷的抗战时期,家里人几乎在战争中全没有了,只有一位奶奶和她幸存。吕华英的名字更是她奶奶对她的希望,希望她能成为中华的英雄。

她奶奶出生于小富之家,读过几年书,虽然家境富裕,却也受过不少封建社会所带来伤害。她经历了家破人亡后,坚强的带着小孙女活了下来,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更协助我党成功抗战,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

吕华英在她的熏陶下,也对时代女性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她不认为女性只能是依附男人的存在,她相信只要有机会,女性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她的坚强、聪慧,让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更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性代表。

她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建国的不易,比一般人更懂得国家的艰难,哪怕她今天已经做到了师长夫人,还是坚持一如既往的艰苦朴素。

吕华英是传统的军人思想,也坚信主席同志所说的妇女能撑起半片天,她自身的经历也证实了主席同志所说的:“妇女在全面抗战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教育子女,鼓励丈夫,教育群众,都要通过妇女来完成。……妇女的力量是伟大的,现在抗战要有妇女参加,生产也要有她们。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妇女的参加,就不会取得成功。”所以她一直也在岗位上为此兢兢业业的努力,希望可以解放更多女性。

恩格斯同志说过:“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内容来源于网络)

列宁同志也强调过:“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们同男子真正平等,就必须有公共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内容来源于网络)

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劳动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基础,还进一步指出妇女只有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公共劳动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彻底的解放。(内容来源于网络)

她本身也深深的认同:“广大妇女在经济方面如想取得解放,首先应取得‘独立的经济地位,方才能够达到真正解放的目的’。经济独立是建立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公共劳动基础之上的,‘只有妇女积极地参加生产建设的工作,才能获得经济地位和独立性,妇女解放的事业也才能有稳固的物质基础’。所以妇女能参与社会生产,是解放女性的内在要求。(内容来源于网络)

因此,在她听到苏娇的提议后,她觉得这件事如果成功了,会成为她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和重要成就。哪怕提出来的只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她都忍不住心动了。

这项目如果成功了,就能给家属的妇女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帮忙她们实现独立的经济地位,才是对她们真正的解放。

她做了几年的妇女主任,更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妇女主要问题就是经济不独立。俗话说:拿人手短 吃人嘴软,哪怕是一家人,但只要家里的经济收入只来自于男人,女人就注定要低人一头。

甚至家里婆婆能糟蹋家里的儿媳,重男轻女,不就是欺负儿媳妇没有经济独立,难不到赚钱吗?如果能让妇女的经济独立,就相当于让她们有了底气,不就变相的能解决很多的妇女问题了吗?

所以哪怕看起来困难重重,吕华英都希望能启动这个项目,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就吸取教训,希望以后改进后能争取成功!

赵师长作为她的枕边人自然明白她的理想,也愿意尽可能的去帮她完成她的理想,自然也明白头花厂建立的意义。但哪怕他愿意为她去冒险批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最后能不能成,都充满了未知数。

吕华英正因为明白这些道理,也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一整晚都睡不着,心里更是承受着别人不知道的压力。直到,她看到了苏娇送来的方案计划书,她悬在半空的心,才放了下来。

如果说建头花厂只是一个美好的空中楼阁,那苏娇的方案计划书就是填充这楼阁的一瓦一砖,苏娇就是建这楼阁的总工程师,是她完成解放妇女理想的重要合作伙伴。所以,看了一天,等了一天,知道苏娇放学后,吕华英没有一刻停留就迫不及待的找上门来了。

如果说吕华英对苏娇之前的印象还停留在贺彻的妻子,一个品性不错,长得漂亮的小姑娘,一个后辈。从她看完这个计划书开始,她就情不自禁的把苏娇的地位提升到合作伙伴上去了。没错,就是解放妇女合作的伙伴。

哪怕小姑娘什么都没说,她也能从这个项目,这个计划书看得出来,小姑娘对这头花厂项目的关注和期望并不比她低。哪怕一开始大家都只以为她是一时兴起,但看完了这个计划书,相信都能看得出来她的决心。

如果不是真上了心,想做好这个事情,小姑姑不可能把计划书写得这么详尽,不仅把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甚至还把解决方法也写上了。

哪怕这次的头花厂不成功,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吕华英相信她的梦想总有能实现的一天。

吕华英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她坚韧的心性和独到的眼光。她在整个方案的计划书上,都没有看到苏娇对自己的安排,她就明白了小姑娘的顾虑,更是觉得自己应该来走这一趟,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