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韬这一行礼,可把李氏唬得不轻。
她腾地一下子站起来,脸都涨红了,赶紧躲到一边,嘴里直嚷嚷:“杨先生,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玉诚和墩墩在旁却傻乎乎地只知道看着,见自家先生行礼,忙也跟着站起来向李氏行礼,喊着多谢。
惹得李氏哭笑不得,赶紧把玉诚往杨韬那边推了推:“傻小子,还不快让你们先生坐下,再这样,要折娘的寿了。”
杨韬却认真地道:大娘子,您有所不知,这吃饭的事有了着落,就是帮我大忙了。”
“我这几日为了此事,愁得食不下咽,夜不安枕。”
“您若能每日送餐,秋伯也能安心养伤了,我也能放心地快些把书院搬家的事情给定下来了。”
提到这个,李氏关心地问:“杨先生,您找好房子了吗,不知要搬到哪里去,到时离我们食店远不远啊。”
说着有些,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疼地看了看玉诚和墩墩:“杨先生莫怪我惯孩子。”
“天冷了,这天色黑得早,亮得晚,两人每日出门时,我都有些不放心呢,街上的人可比夏日里少多了。”
杨韬却认真地道:“大娘子说得是,当初我只顾着贪图郊外那里清静、景致好,却忽略了道路偏远难行的事,是我考虑不周了。”
‘新找的房子在县衙附近,离这里走路也就半炷香的功夫。”
“以后学生们不管家住哪里,去上学都近上不少呢。”
“就是那房子灶间、厢房都很是窄小,不如书院现在的房子宽敞,赁钱还贵上不少,是以有些犹豫。”
杨韬因怕回家诉苦,又被父母逼着去应试科举,这些烦心事只能在心里憋着。
今日李氏一问,他大约是觉得李氏是个仗义之人,竟不由地把这憋了多日的愁烦,竹筒倒豆子般给说了出来。
李氏想了想笑道:“先生是不是发愁搬到那里不好做饭,不好住人?”
杨韬有些发愁地道:“厢房虽窄小,住人还算方便,就是做饭实在难办。”
“大娘子有所不知,学生们去上课,就算离得再近也不好放他们回家去吃晌午饭。”
“来回一趟费工夫不说,等家去一趟再回来,读书都静不下心来。”
“所以要学生们早上过来读书,到傍晚再回去,也是拘着他们安心读书的意思。”
“可是这样的话,就要在书院里吃晌午饭。”
“现在找的这所房子灶间窄小,七八个学生的饭菜,量也不算少呢。”
“我虽不擅厨艺,往日里看秋伯做饭,也是从早上起来就忙个不停的。”
李氏想了想道:“先生若是不嫌弃,我们家食店愿意一直给书院里送餐,七八个学生加上先生和秋伯他们,也不过十来个人。”
“以前我们摆摊时,就每日给集市这边的店铺里送包子,送粥汤,吃饭的人可比你们书院的人多多了。”
“后来开了食店,他们都愿意来食店轮换着菜式吃,我们才不送的。”
“送餐这事,我们是做熟做惯了的,一点也不麻烦,保证价钱公道,也不耽误孩子们吃饭。”
杨韬惊喜地道:“大娘子此话当真,真的愿意一直给我们送餐。”
李氏正色道:“当然是真话,每日午时前给你们送到,灶间里只需备上蒸锅蒸笼,有人能每日给热一热饭菜就行。”
“这样就算灶间小点,学生们也能吃上包饭了。”
杨韬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咧着嘴笑。
玉诚和墩墩却听懂了,两人眼里都是兴奋。
玉诚一把挽住李氏的胳膊,期待地问:“娘,是不是以后我晌午也能吃上咱家的饭菜了,这是真的吗?”
李氏笑道:“当然是真的,若先生把书院搬到县衙附近,离咱们食店可就近多了。”
“这要是夏日里,送过去都是热的,连放在蒸笼上再加热都能给省了,送到就能直接吃。”
玉诚和墩墩都曾在午间跟着李氏她们去送过饭,知道李氏说的确实是这样。
玉诚转头就对杨韬道:“先生,快些在我家订餐吧,我们家饭菜可好吃了。”
“我因为每天去上学,好多菜都吃不到,这要是能订餐,就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了。”
李氏嗔道:“就知道吃,你都上书院念书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要是别的同学知道你老惦记着吃食,该笑话你馋了。”
杨韬笑道:“玉诚这个年纪,好好吃饭才能长个子。”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一天到晚的想着回家吃饭。”
“更何况,大娘子食店的饭菜确实好吃,别的不说,单那五花肉签,吃上一次,就让人念念不忘。”
杨韬想到那外酥里嫩、鲜香四溢的五花肉签,一时间一脸神往之色。
摇头晃脑,赞叹声声,分明是个嘴馋的的年轻郎君,哪里还有半分教书先生的样子。
一下子,让在场的几个人忍不住都笑了。
李氏和杨韬又商议了一下每日吃饭的人数和数量。
谈到价钱,李氏原本只想收个食材的价钱,不打算赚书院订餐的这份钱。
只要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