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张山拱火(1 / 2)

第17章 张山拱火

刘援建心念急转。

姑且不论这个方法可行不可行,这统一培训,就是要取消师徒模式。

哪些当师傅的高级工人怕是要有意见。

因为师傅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有实在好处的。

哪个懂事的徒弟,不是随时给师傅散烟递水的,这可是师傅实打实的好处。

这统一培训,师傅的好处没了,心里肯定不爽。

想到这里,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小姜啊,你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会遇到的困难?”

姜辰问道:“刘主任请直说。”

刘援建道:“首先,谁来培训?既有技术,还能培训的人,乐观点估计整个厂子怕也不会超过一只手的数。”

“况且,人家也不一定乐意来培训。”

姜辰道:“第一批的培训,我来。除了员工之外,我们再找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心思活络,会说话的人参与。”

“这些人里面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剩下的就是以后的培训部成员,等他们学成,以后就由他们来进行培训。”

刘援建看了一眼姜辰:“你来?伱懂技术吗?你知道一个高级工人所掌握的技术,有多少吗?”

姜辰点点头:“我知道,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学习和思考,总结出来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法。”

“我就用这套手法作为标准,来进行教学。”

对于所谓手法,刘援建嗤之以鼻:“小姜同志,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只是觉得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

“那些个高级工人,哪个不是干了几十年,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才有了今天。你满打满算工作不过三年,能拿出更有效的操作手法来?”

“而且这个更加有效,怎么来判断?”

姜辰微微一笑:“这个简单,找几个品德好,做事公正的高级工人,我当面演示给他们看,让他们来判断。”

找高级工人,一下击中了刘援建的死穴。

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根本没有工人会鸟他,更不用说来帮忙评判了。

和大多数的厂子一样,厂里的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工作时间够久,级别也差不多达到自身极限,提升无望,没有什么奔头。

这类老资历,级别不低,工资高,就呆在厂里占个坑位。

一般的寻常事务倒也能处理,但万事求稳,任何事情但凡有1%的风险,他们都会选择退却。

什么事情都不发生,安稳混到退休,是他们最大的目标。

第二类,是本身能力有限,想要靠技术水平来提升技术人员登记,可能性不大。

他们上班的主要目的,就是熬级别。

是的,熬!

这种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

深知做得多错的多的道理,除了本职工作,半点事情也不想做。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第三类,才是真正想要做事的。

不管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提升级别,他们都想要干出点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这种人,大多是刚刚进入工作不久的愣头青,以及一部分有目标有情怀的老技术员。

不过经常两头不讨好。

刘援建,属于第一种。

三钢厂工程科在工厂里面没有任何威信,和他的处事风格有极大关系。

在主抓工业生产之后,工人同志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那个时候开始,刘援建就对一线生产工人开始一再二二再三的妥协。

近乎到了讨好的程度,毫无底限和原则。

便是被一些混不吝的工人骑到头上,他也选择忍受。

一个人若是没了锐气,便也没了骨气。

一个部门的领导没了骨气,这个部门也就很难有存在感。

从那时开始,工程科在工人心目中便渐渐没有了威信。

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机床出现损坏是老大哥工程师前来修理,因此在没有新项目进入之前,工程科变成了单纯的质检员。

这更让生产工人不爽,你们拿着那么高的工资,就干一个寻常人都能做的质检工作。

他们拼死拼活一个月,工资反而没有工程科高,心里愈发的不爽。

加上熬级别不愿多事的张山,心有余力不足的赵东升,这奇葩三人组,能够让人信服才怪了。

可以说,现在的工程科,在工人心中不仅毫无威信可言,甚至还隐隐有些恨意。

被戳到难处,刘援建索性便换了一个方向:“那你说的提升产能呢?”

姜辰道:“新工人快速上岗,并且具有高熟练度,能够提升产能吧?”

“抛开这个不谈,淡淡是我这套操作手法,动作更简捷,衔接更流畅,效率更高,就能提升30%的产能。”

刘援建指着姜辰道:“乱弹琴也不知道谁给你的自信和勇气。你这话要是传出去,会把厂里的高级工人全部得罪完,以后你在三钢厂将要寸步难行。”

“小姜啊,你也工作三年了,难道不知道工程科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