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覆舟水,苍生泪,不到横流君(2 / 2)

处处与张子毅过不去。”董白低声劝道,一副人间清醒的模样。

董璜却依旧满脸不屑地冷哼一声。

“怎么,他都要去杀你大父了,还要我恭维着他不成!”

这一句话,立刻把董白噎得说不出来。

……

进入常山国之后,距离治所元氏县便只有不到百里。而此行的目的地,却是在元氏县北七八十里的真定县,还有两日的路程。

张恒一行人又走了一日后,终于抵达元氏县城不远处。

张恒也不入城,随便在城外无人烟处安营扎寨,同时派人入城采买些物资,只等明日一早便继续出发。

由于此行只带了五百亲兵,通过采买倒是可以满足日常用度。

第二日一大早,张恒再次下令开拔,一行人绕开元氏继续向北。一路根本不曾停歇,行到傍晚时分,远处终于有座城池迎入眼帘。

张恒赶紧拿出行军图端详了起来,片刻后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

真定县,终于到了!

此番击败麴义这个变数之后,整场冀州之战的走向便会彻底清晰起来,张恒也将离开冀州,今后数年时间,恐怕再也不会再踏足此地。

那个人如果不带走,实在有些可惜。

不管能不能成,且先试试再说。

常山赵子龙,快到我碗里来!

眼下还未入城,张恒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把赵云拉上自己的贼船了。

历史上的赵云,虽然也是个完美武将,但并不是演义中那个只会按命令行事的保镖。

恰恰相反,这家伙聪明着呢,且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抱负。

原本历史上,袁绍占据冀州后,众人皆因四世三公的名头而对其趋之若鹜,唯独赵云率本郡义从兵北投公孙瓒。

当公孙瓒问及缘由时,赵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仁政之所在。

在公孙瓒身边待了几年之后,大概也摸清了公孙瓒是个什么德行,赵云便以为兄长亡故为借口,毅然离开了公孙瓒。

彼时刘备就在公孙瓒麾下,知道赵云必将一去不返,忍不住垂泪叹息。

赵云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终不背德也!

后来刘备成功入蜀,取城中财宝以赏将士,赵云立刻站出来反对,主张将财货还给百姓。

直到关羽败亡,张飞遇刺,刘备大怒,兴兵讨伐吴老二。

就在朝堂上群情激奋,众人皆鼎力支持的众目睽睽下,又是赵云站了出来,孤身表示反对。

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曹操是国贼,孙权不过是私仇,若是能先灭魏,则吴自服。一旦去征讨孙权,万一不能速胜,反而给了曹丕趁虚而入的机会。一个闹不好,大业就此落空。

只可惜彼时刘备正在气头上,并没有采纳。

纵观赵云一生行事,能打敢战,忠贞刚毅的品德固然可贵。但更难得的是,无论任何时候,赵云都冷静沉着,拥有着宽广的大局观,几乎从不犯错,这才是张恒最为看重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赵云对汉室虽未必有多忠心,但一生都在追求仁义之所在,这也是张恒最喜欢的。

如果说汉末三国哪位将领最厉害,张恒心中会有很多答案。

但要说谁最可靠,除了赵云之外,根本不做第二人选。

这是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才,若是不能收入囊中,张恒绝对会抱憾终生。

嗯,赵云这家伙,可不像别的武将那么好忽悠,得好好下一番功夫才行。

正当张恒心中盘算着如何忽悠赵云之时,异变突起!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兵戈之声,只见一大队人马自西而来,径直冲往真定城中。

再仔细一看,真定城门却是大开,城头几乎没有任何防备。

直到这队人马快冲到城下之时,城头才涌出一支队伍,匆忙间就想关闭城门,却已经来不及了,还是被数百人冲入了城中。

一场惨烈的厮杀就此展开!

战斗爆发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张恒甚至都没反应过来。

定睛观看时,只见两方人马的战斗技巧都甚为粗糙,根本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劲卒。

进攻的一方,约有一两千人,士卒虽有些凶悍,但打起来却毫无章法,倒像是一群盗匪流寇。

至于防守一方,也极少有人着甲,手中的兵刃更是奇形怪状,甚至连农具都拿出来了,看着像是抵御盗匪入侵的乡勇。

这是什么情况?

就在张恒皱眉不解的时候,身旁的董璜已经开口了。

“长史,咱们该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