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要一千块!(1 / 2)

港岛话事人 面包茄子 1128 字 5个月前

这次看到李清源,麦立浩颇感意外。

其实早在第一次会见前,总督阁下就对他有所了解。

实在是他和金镛在报纸上吵得太热闹,一度都曾引起先生的书迷上街抗议,总督怎么可能不知道他?

不过以往在任何渠道听说或见面,这个年轻人总是神采飞扬,你很难在他脸上找到任何愁容。

可现在,坐在总督阁下的会客厅里,李清源却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你是遇到什么烦心事儿了,还能比我更烦闷?

见他满脸阴郁,总督不知为何,突然心情莫名明朗,甚至有心思调侃一句。

“我可爱的李,你难道是被爱情打击到了,所以才一蹶不振?”

李清源不咸不淡道:“总督阁下,我真佩服您的胸襟能如此开阔,还有心情嘲弄我。”

秘书吓了一跳,年轻人胆子大,你敢这么嘲讽阁下?

不怪李清源赞他胸襟开阔,麦立浩被阴阳一句,丝毫不以为忤,反而温和笑笑。

“李,作为我的私人顾问,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跑去了哪里?”

李清源摊摊手,用无语的表情道:“阁下,我向来不做没薪水的工……”

总督难得心情放松,继续调侃道:“好吧,我将会为这次对话,付给你50港币的临时咨询费。”

李清源立即反驳,并狮子大开口:“不行,至少一千块!”

麦立浩被气笑了,你当我是那些大船运财富的前任吗?

和你聊聊,你就要我一千块?

听起来很荒谬,总督居然觉得一千块很多,但这就是事实。

麦嘟嘟一个月的薪水是13.5万港币,感觉很多,但别忘了他还有一套班子要养。

内地由于特殊的缘故,总以为西方体制是现代化的,可实际上,他们那套所谓现代化,完全是照抄华夏古代,有些机构官衔,甚至连名字都没改。

比如内阁、首相、总督、参赞、署长,枢密院、布政司……

把明朝限制皇帝的那套拿出来,先限制住神权,就有了二元君主制,再限制王权,就有了议会立宪制。

里面的区别,就在于否定的权力来自君主还是议院,和议院能否代表公民毫无任何关系。

利玛窦把进士、举人、秀才,翻译成了博士、硕士、学士。

把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十八级行政管理制度,配上科举,就成了西方现行的十八级公务员制度。

19世纪末,报纸期刊一边天天在抨击不该完全“中国化”,一边照抄不误。

等米国的大萧条期间,罗斯福为了保护农业,再次翻开历史,找到了神秘东方的“常平仓”制度,遂有1933年和1938年推行的两部《农业调整法》。

以上,旨在说明麦总督和明清两代的官老爷没什么不同。

总督,即是权力的化身。

他在香江,拥有视同君主的“最终否决权”,可以赦免任何死刑犯,他可以将官地授予任何机构或個人……

他唯一管不了的,只有资本家。

因为伦敦立宪了,说了算的是两院,两院又是资本家的后花园。

很复杂,很矛盾,很真实。

管不了资本家,某种程度上等于什么都管不了。

因此,面对金融海啸,总督才显得很无奈。

“你的顾问费比顶级律师还高,可爱的李,我先不跟你讨价还价,但你可否向我展示,你的知识配得上一千块的咨询费?”

又让我展示?

几次接触下来,李清源大致了解了麦总督的风格。

他很善于观察,喜欢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来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答案。

这是许多上位者的通病,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智慧而又机敏的,实则他们想知道的,很多都是别人想告诉他们的。

“阁下,您认为金价上涨的缘由是什么?”

总督靠了靠椅背,玩味儿道:“是金镛?”

李清源干笑两声:“金镛的确在炒黄金,可他左右不了价格,只是我讨厌他而特地那么说罢了。”

总督颇觉意外:“我还以为你会像愚弄记者那样愚弄我呢,现在你在我面前亲口承认诽谤查先生,如果接下来的对答不能令我满意,小心我对你提起公诉……”

想听我的金玉良言,你连一千块都不想花?

反过来还拿老查威胁我,真特么心黑啊。

既然这样,咱们也没法聊了。

“阁下,您招我前来,不外是看了报纸,猜测我了解金价上涨的内幕。

可惜,莪并不清楚,也并不了解。

而且我认为金价目前并不高,1976年之前,金价可是涨到过307美元一盎司的,换算成当前的金价,相当于1800块港币每司马两。

所以这只是一次回调,绝非暴涨,等涨到1800之后,如果价格再翻倍,可能才是有人操纵……”

总督鼻子差点被气歪。

涨到一千八,还翻倍?

你在逗我?

“讨厌的李,你在和我装傻?去年的《牙买加协议》生效后,国际已经禁止了黄金货币化。”

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