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把手(1 / 2)

港岛话事人 面包茄子 1163 字 5个月前

“小报”和“大报”的划定,其实并非是按照发行量,而是用内容来做区分。

通常大报的内容会严肃化,同时包含时事、政治、文化、外交、甚至战争等多个领域。

小报则是走亲民化的娱乐路线,以都市传说、奇闻怪谈、市井八卦、明星绯闻为主。

12月13日,香江又有一家大报正式创刊。

为何说是大报?

因为创刊当日,香江政界、报界、商界、演艺界都有知名人士捧场。

具体方式就是在当日的创刊号上留下印记,写上某某热烈创刊庆贺云云。

而文化界,一篇篇雄文更是不要钱似得猛夸……

就连林山止,都不得不捏着鼻子,亲自送上贺词。

而这家新刊的名字,就叫《香江财经新闻》。

社长:《新夜报》老板王世俞。

总编:香江财经风云人物黄烈杨。

从决策到创刊仅用不到一周时间,这份效率着实让人侧目!

虽然《财经日报》等于《明报晚报》换皮,但一张报纸,就算换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内容侧重点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小的美编,涉及到刊头、报眉、天地线、网线花边等等。

这些又会影响到标题的大小,文字版面的区隔,对内容字数的要求……

对此,社长王世俞表示,我们既然要办财经报纸,当然要向前辈学习。

目前香江只有一家专业的财经报,那么所谓的前辈,自然就是《信报》了……

内容、风格,版面、编排,《财经日报》全面向《信报》看齐。

对这种无耻之举,骆有梅简直气到哽咽。

“细佬,我真想去斩死金镛……”

李清源笑道:“你斩死他有什么用,金镛明面上和《财经新闻》无关。”

谁都知道《财经新闻》是明报旗下的,但人家不承认,你有什么办法?

骆有梅欲哭无泪,对旁边沉默的老公道:“你要不要给香先生打电话,让他替我们做主。不然他们这样搞,哪怕办的再差,也会摊薄我们的市场份额……”

她嘴里的香先生,自然就是股市怪杰香直球。

想了解其人分量,只一看他的车牌号就好。

香江车牌的发行,最早是从1到9999。

后来车辆变多,便以字母“HK”作为开头。

HK 1,即是赌王何鸿绅的车牌。

而香直球的车牌,是数字7……

李清源来《信报》有一段时间了,还没见到过香直球本人。

说实话他现在也不想见,什么阶段接触什么样的人,李清源还是很清醒的。

让他奇怪的是骆有梅,之前已经有过铺垫了,《财经新闻》创刊后,怎么表现的这么不堪呢?

相比起她,林山止就清醒多了。

“唔好因为这种事劳动香先生……”

言外之意,香直球不会管。

曹明志大嘴巴道:“老林,你说这事儿背后除了金镛,有没有其他人推动?”

此话一出,李清源懂了为何骆有梅那么焦虑。

财经报纸很特殊,起码《信报》是这样。

《信报》除了日刊外,还有《信报月刊》,而香直球每月都会在其上面发表对股市的看法。

自石油危机以来,把《月刊》上香直球的言论整理一下,可以发表一本名为《香直球预言应验大全》的穿越手册。

这后面要说没有点猫腻,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作为真实的穿越者,李清源是不信的。

所以不管一叶知秋账面有多少资金,他一直不碰股票。

而骆有梅在担忧什么也很明显,怕《财经新闻》背后还有其他推手。

林山止略略沉思,道:“无论有没有,先静观其变吧。”

说完,感觉气氛有点压抑,林山止又劝慰道:“早有预料的事情干嘛都沉着脸?”

“今天蹭了《东方》的热度,销量大好,再次破了四万,源仔,这都是你的功劳……”

提起今日销量,骆有梅终于有了点笑模样。

财经报纸受众本来是很窄的,《信报》创刊时,正是世界经济危机,香江股市糜烂之时。

当时和林骆夫妻一同创业的,有位叫罗平志的报界前辈,因承受不住一直的亏损,中途退股去办了一张马报。

剩下林骆夫妇二人,加上半路进来的曹明志,几個人努力经营了四年,才把销量稳定在了三万左右。

前几天,《围炉煮酒话金庸》的专栏炒热,销量曾一度冲破四万。

但热度下降后,销量很快回落到三万四千左右。

今早借着《东方日报》的热度,销量再次重回巅峰。

如果后续能稳住,那么年底之前销量提高三成的承诺,将不再是空话!

林山止看着李清源的目光透露着欣赏。

“源仔,你和你阿姐的约定,她昨天才告诉我,买表是个笑话,年底之前,姐夫送你一套物业……”

骆有梅白了老公一眼,嘟囔道:“要你做好人?细佬,阿姐送你至少千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