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乾祐三年,后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0年,农历十月末。
随着汴京、虎牢关、成皋的相继陷落,郭威、柴荣父子二人,也不得不率领周军退往河北,屯驻于邺都至澶渊一带,安营扎寨,构筑工事,建造壁垒,以求跟秦军抗争到底。
同时,耶律阮得知秦军入主中原的消息,大惊失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还是不愿就此灰溜溜的逃回辽国。
于是,耶律阮率兵撤出青州,前往邺都跟周军会合。
杨骁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连汴京都没有去,在荥阳休整一番后,直接率领大军北上,逼近了黄河,进驻到濮州的濮阳、卫南、白马津一线,跟周辽联军隔着黄河对峙。
符彦卿、高行周、赵匡赞等诸军,也都纷纷赶赴濮阳,安营扎寨,跟杨骁合兵一处,连营百里,有近三十万的马步军。
在兵力方面,秦军还略胜一筹,还得到了中原、河北诸镇,以及各地义军的帮助,只是战力相对来说良莠不齐……
“参见大王!”
“符王、高王,不必多礼。坐!”
黄河以南的秦军营寨外边,杨骁一手挽着高行周的胳膊,一手挽着符彦卿的胳膊,笑容满面的领着他们一起进了帅帐,相互寒暄了一番,就都各自落座了。
杨骁坐在帅位上,符彦卿和高行周则是分别坐于下首的左右两边。
对于自己的这两个老丈人,杨骁还是打从心眼里感激的,故而礼遇有加,还不忘朝着他们躬身行礼了一下,使二人顿感受宠若惊。
不过,他们值得杨骁这么做!
如果不是符彦卿与高行周在山东这边扛住了周辽联军二十余万人马一两个月的进攻,秦军又岂能势如破竹的攻克荥阳、虎牢关、汴京等地,成功入主中原?
毫无疑问,这场中原大战,高行周和符彦卿对杨骁那是居功至伟的。
“文伯,你跟诸位说一说当前的战局。”
“诺!”
得到吩咐的王朴,旋即站了起身,拿出一条直鞭缓步来到帅帐中间摆放着的军事沙盘边上。
这军事沙盘,主要有泥土、沙子堆积而成,上边有城池、河流、山脉、湖泊、官道、谷道、丘陵等自然风貌和人为建筑物。
整個军事沙盘,比例大概为一比十万,距离之远近,有着军事常识的人,以肉眼都能估测出来。
甚至于在地图上,一些不曾标注过的道路,在这军事沙盘上,也被罗列了出来。
王朴朝着在座的将帅们躬身行礼之后,便拿着直鞭,指着“澶渊”的位置,道:“诸位,而今我军进驻于濮阳、卫南至黄河一带,有马步军三十万人,可谓是兵多将广。”
“联军那边,耶律阮坐镇邺都,郭威领十万兵马坐镇顿丘(澶州),郭荣领兵五万坐镇黎阳,耶律察割、樊爱能领兵五万,屯驻黄河一线的澶渊,互为犄角。”
“所以,现在联军无疑是采取了守势,构筑了三道防线。”
顿了一下,王朴又以直鞭指着“澶渊”的位置,正色道:“澶渊为联军的第一道防线,分布于沿岸,彼此有了照应。”
“在澶渊以西,屯驻于黎阳的郭荣,还可在我军渡河之际,通过大阪桥或偷渡,奔袭到我军背后,或是直接驰援澶渊一带的周辽联军。”
“联军的第二道防线是澶州,由郭威亲率大军,如若我军渡河,则郭威最有可能赶赴澶渊,从正面迎击我军,或半渡而击,或等我军渡河之后,立足未稳之际发起反击。”
“联军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邺都。邺都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哪怕是只驻防两三万兵马,我军带甲之士几十万,也不能轻易攻破此城。”
经过王朴的一番解说,符彦卿、高行周、赵匡赞等一众将帅,都不由得微微颔首,算是初步了解了当前河北的战局。
“诸位,以你们看,这一仗咱们要怎么打?”
随着杨骁的话音一落,在座的将帅们都不由得低下了头,陷入沉思。
高行周首先站起身,向杨骁进言道:“大王,以老夫之见,我军可以继续跟联军隔河对峙,见机行事。”
“辽军匆促南下,所携带的口粮不多,就是能食用的牛羊也是不多。至于周军,他们失去了屯粮之地,仅以天雄军这一镇之力,又如何养得起二十余万的兵马?”
“所以,而今联军在河北诸州到处纵兵抢粮,把百姓家中的口粮洗劫一空,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
“老夫估测,最多两个月,联军就会因为粮草告罄,而不得不主动渡河作战。”
“如若联军主动出击,则必然会露出破绽,届时我军或可毕其功于一役!”
闻听此言,杨骁摇了摇头道:“高王,不瞒你说,我军的粮草也撑不住两个月。”
“这……”
高行周傻眼了。
军中的粮草,果真如此捉襟见肘吗?
的确如此!
杨骁一开始,给大军筹集了近半年之久的粮草辎重。
但是,扛不住秦军跟滚雪球一般,加入的兵马越来越多,消耗的粮草也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战线被拉长,秦军的后勤补给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