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他家有个聚宝盆?(1 / 2)

厨房里的这声响动,动静不小!

这一次,甚至连张余贵的婆娘也听得真真切切。

“余贵,厨房里闹耗子了?”

“不会吧,米缸盖子你盖好了没?”

“盖好了的,我记得清清楚楚,而且我还在上面压了一块青砖,耗子肯定是拱不开的...”

“嘶...”

张余贵也顾不上,去研究刚才煤油灯为啥会自个儿被点亮了。

赶紧上前一把抄起煤油灯,“还挺尸呢?走,赶紧起来,咱去看看。”

张余贵的老婆却不干,“看个鸡毛...这么冷的天,你自己去好不啦,老娘还要困告。”

使唤不动自家婆娘,三叔公无奈。

只得自個儿举着煤油灯去了。

来到厨房,借助煤油灯那昏暗、摇曳不停的灯光。

张余贵立马遭到了今晚第2次暴击!

那是又惊又喜...只不过“喜”要稍微少一点点,而“惊”却占据了大部分...

只见自个儿家那口,有2尺来宽、80工分高的陶制粮缸。

此时上面的木质陶缸盖子,已经被大米顶翻在地。

而无数白花花的大米,正从米缸里不停的往外溢出...

珍贵的稻米白灿灿的,像流沙一样的往外不停流淌!

“聚宝盆?”

举着煤油灯,张余贵的一双死鱼眼睛瞪得老大,“这,这是啥,啥情况?”

“玉珍玉珍,赶紧过来看看!”

目瞪口呆的看了片刻,张余贵总算回过神来,扭头朝着卧室那边就喊,“快点啊,我们家发...”

‘达’字还没来得及喊出口。

猛然意识到了什么的张余贵赶紧伸手捂住自己的嘴,随后举着煤油灯,撒腿就往卧室那边跑!!

等到他老婆,被三叔公给强行从被窝里拽出来。

两口子披着棉袄,齐齐来到厨房里。

而此时。

厨房里那口用来装粮食的陶缸,已经不再往外冒大米了。

但厨房的地上已经堆积了好大好大一堆大米,粗略估计的话,咋也有个300来斤!!

300斤大米啊!

可是了不得、不得了了!

在这个时期。

拥有城镇居民户口的成年人,他每个月的定额粮食,通常是在32斤左右。

只不过在三年困难时期。

为了共度难关,城镇居民的粮食本上,无论妇女老幼,无论他的定额供应口粮是多少。

始终有1斤粮食,是没法买出来的。

所以。

如果以一个成年人来算的话,明面上他有32斤定额供应口粮,但其实他每个月能买到手的,只有31斤。

在这31斤粮食中,通常细粮只占3成,粗粮占7成。

也就是说。

哪怕三叔公两口子的供应口粮,加起来,他们一个月能买到手的细粮,也不过只有区区18斤6两而已。

所以无论是哪里的城镇居民。

他们平常多半都是以粗粮为主,细粮全得省着点吃。

因为大家伙儿还得给逢年过节啥的,还有孩子生日之类的,早早的积攒一点大米或者是白面。

哪敢敞开来吃?!

而眼前。

堆积在三叔公厨房地上、那一大堆白花花的大米,竟然足足有300来斤!

300来斤大米啊!

太多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两口子把煤油灯往灶台上一放,也顾不上冰凉了,三叔公和他婆娘齐齐跪在地上。

双手捧起大米,激动的浑身发颤!!

“天可怜见...咱老张家总算能发达一回了!”

“他爹,咱们家哪来这么多大米呀?发达了,发达啦!”

由于担心半夜三更的,被左邻右舍听见动静。

这两口子哪怕再怎么狂喜,那也得强忍着那颗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捧着大米双手,颤抖的厉害!

看着看着,三叔公竟然...哭了:“呜呜呜...老子终于能像旧时期的时候,想喝大米粥就喝大米粥。

想吃白米干饭、就吃白米干饭...呜呜呜,馋死老子了!”

等到狂喜劲过去。

理智又占据了两口子的高地之后,婆娘问,“这么多大米,可怎么处理?”

稻谷这东西一旦去了壳、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之后。

要想妥善保存一年的话,那就变成陈米了,口感会下降的很厉害。

尤其是海咛这边,临近大海。

空气中的湿度高。

所以这么多大米,要是全放在家里自个慢慢吃的话,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

于是三叔公的老婆提议:

给自己家的儿子、儿媳妇那边送点过去?

好让他们也来帮着,消化消化?

“给他个死伢子做啥?连过年都只晓得跑到他老丈人那边去,舔人家的沟子,居然连亲生爹娘都忘了!”

三叔公气的直咬牙,“平常那两个没良心的,啥时候会提着东西,来家里看看我们这两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