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回 十一之危 罗家之患(1 / 2)

当年罗家老太爷在京时与徐家老侯爷交好,不顾大太太的不满将孙女元娘嫁给了徐令宜,如今泼天的富贵降临,人人都赞罗家老太爷好眼光,大姑娘好福气。

好福气么……】

罗十一娘想起来京前老家对罗元娘的称赞与向往,不由晒笑。

罗元娘今年二十有七,膝下养着侯府嫡子,她出嫁的时候十一娘年纪尚幼,这些年一直听着这位大姐的传说,早就当她是一个神一般的遥远存在。

相貌出众,才情过人,嫁给了当朝权贵,又生了嫡子……世间能想到的一切幸福,在她身上都能找得到。

可没想到……

自从进了永平侯府见过罗元娘的真实境况,十一娘完全放弃了幻想,真真是一入侯门深似海,侯爵夫人的日子在她眼里远算不上好。

这可不是她十一娘一人的想法。

那永平侯府里的情形,连她那一贯生性好斗的五姐罗五娘见了也不由深吸一口冷气。

罗元娘看似风光的背后,竟如此危机四伏。

果真是如同俗话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作为礼部郎官的嫡女嫁给侯府次子,罗家大太太是很有些不满的,这些许的情绪自然也随着陪嫁的嬷嬷女使们传入了徐家,和徐家这种北方武勋不同,罗家世居南省,两家风俗迥异。

便是后世一个北方人骤然来到南方都会有各种不适应,产生些碰撞甚至摩擦,何况是古代?

元娘带去的下人都是大太太千挑万选出来的嫡系,自然也贯彻落实了大太太对徐令宜的一些态度,虽不至于失礼轻慢,可因两边习俗大不相同,开始不过是些误会,可久而久之便成了难解的结。

这些片言只语传入徐家太夫人耳中,虽不至于让她生怒,但心里不高兴总归是有的。

但俗语也有说,不聋不哑,不为家翁,徐太夫人这点容人的涵养还是有的,再说罗元娘生的秀丽端庄,知书达理,对她也是毕恭毕敬的,也算合她老人家心意。

可前些年元娘小产,前来诊断的太医和徐家有旧,将情况和盘托出,对太夫人明言说罗元娘身子羸弱,先天有不足之相,恐怕……

一切都变了。

徐家太夫人当即做主将元娘入门前徐令宜房里的两个通房秦氏和佟氏的药停了,又为儿子纳了扬州文家的大小姐。

那文家,乃是南省有数的巨商,竟然也同意让嫡出的姑娘嫁给永平侯作妾。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产过后内心郁结,罗元娘竟渐渐地与侯爷失了和。

据冬青她们打听回来的消息,导火线便是佟姨娘的死。

听婆子们说,死因是动了胎气。

一尸两命……

没多久,通房秦氏就因为生下长子谕哥儿抬了姨娘,那文家的小姐没多久也生了个女儿。

见此,罗元娘便让贴身的婢女秋罗给永平侯做了陪房,好不容易,秋罗也怀了身孕,第二年生了个儿子,可孩子没足月就夭逝了。

这下子可好,府里当即就流出闲言,说南省女子虽好,可身子骨忒差了些,远不如北方女子。

更要命的是,传言提到佟姨娘的死,说是罗元娘暗中将佟氏给处置掉的,还说那秋罗长得和死去的佟姨娘有五、六分相似,罗元娘害死了佟姨娘,只能赔了一个和佟姨娘长得差不多的秋罗……

传言说的像模像样的,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佟姨娘流产时候罗元娘慢吞吞地去寻大夫,这一点被人说成是罗元娘嫉妒,以为是佟姨娘争宠的手段。

流言没有翅膀,却比有翅膀的飞得还快。

一套组合拳下来,连罗元娘也懵了。

想到这里罗十一娘心中暗叹,再怎么样,罗元娘也不过是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女人,这流言夹枪带棍的,明显就是在有意中伤元娘,真按照这个逻辑,那南省来的文姨娘算什么?

眼看元娘的形势急转直下,罗家大太太这才慌了神,没想到当年的些许轻慢如今竟换来如此局。

求了多少神,拜了多少佛,更不知道寻了多少秘方,吃了多少副药,终于在成亲的第八年有了喜讯。谁知道,孩子怀到第七个月,早产了,生了个孱弱的连大哭几声力气都没有的儿子,取名叫谆哥儿。

可压在罗元娘心头的那块大石丝毫没有松开。

也不知道永平侯徐令宜是不是真的和这位结发妻子失了和,这位侯府的嫡长子居然还不是侯府的世子!

按照大夏朝对勋臣的规定,勋爵之家生子,无分嫡庶皆须向宫中具奏请封,由宫中确认给予反馈,其身份方得到认可。

有不少勋爵之家,一时难以确定继承人的,往往只奏报其出生,请封一事则另外进行。

谆哥儿今年已经五岁了,可永平侯府却仍旧没有向宫中请封确认其世子的身份,作为其生母,罗元娘不得不焦急。

偏生用尽全力生下嫡子,之前吃下的猛药副作用渐渐显现,别看元娘不到三十,可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

她是元气大丧,撑不到儿子长大成年了。

这时,还是远在南省的罗大太太给女儿出了一个主意……

十一娘放在裙边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