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回书院初见梁詠 志趣同阔论高谈(1 / 2)

贾兰毕竟有着后世的见识,听秦可卿这么一说大概就明白了。

他隐隐记得后世有过研究,说导引术这一类的气功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运动科学的范畴,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动作使得机体的组织器官在功能上更加有序化与协同化。

“可卿,既然你对这套导引术有些印象,不知你可认出了它的来源,书摊上的小贩子只说是千五百年前的古物。”

秦可卿笑了笑,明确否认:“不止……这套动作来历远远比你说的要古老。”

“不过具体的我也记不起来了,我现在的思绪有些乱,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整理,这段时日如果没有必要你就先别打扰我,让我呆在你的本源深处仔细回忆。”

贾兰听了,有些担忧:“不会对你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吧?”

秦可卿给了贾兰一个安心的眼神,朱唇里带着笑意,“你放心,或许对我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就好。”贾兰放心了。

“兰哥儿你也保重。”说罢,秦可卿曼妙的身姿随风一动,消失无形。

一夜过后,天刚亮贾兰就起来,跟同样早早醒来的李纨道别,嘱咐了素云碧月几句让她们好生服侍李纨,出门会合了秦钟一同返回关城。

休沐后的一天,书院没有晨课只有午课。

等回到书院已是刚过正午,才进内堂便迎面碰上了学长钱希声,他身边站着一名年轻文士,也是仪表堂堂,可贾兰却从未见过此人。

钱希声见了贾兰,顿时大笑:“我正纳闷‘晴也须来,雨也须来’怎么还没来?这说曹操曹操到,我们的贾晴雨,终于来了。”

周围的人听了也是哈哈大笑,看着贾兰的眼里有赞赏,有羡慕,也有调侃。

贾兰脸色一囧,不光是现代人,古人也特喜欢给别人取名号,不说那施公笔下的一零八好汉,像迎春被喊做“二木头”,吴贵被喊成“多浑虫”,便是倪二也有个诨名叫“醉金刚”。

至于文人之间的名号就更丰富了,来源更是各式各样,其中就有因诗词佳句而得名的情况,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如今钱希声唤贾兰“晴雨”便沿此道。

“不知这位兄台是……?”一番调笑后,贾兰拱手。

钱希声指了指身旁那人给贾兰介绍道:“这位是乃是广南梁詠,字卓如,和你一样也是庆丰十三年考取的生员,兴州院试案首,随老师苾园先生来神京游学,你们两个都是案首,下去好生交流交流。”

贾兰闻得此人名号,登时一愣。

这梁卓如,岂不就是之前醉琼楼为自己发声的那位?

再观此人外貌伟俊光明,贾兰心里更是笃定正是冷子兴回报的那位。

于是连忙拱手行礼:“原来是梁兄!初次见面!晚辈失礼!”

梁詠也拱手:“老友错了,学海无涯,达者为师,你们岂有辈分之别?昨日拜读了老友登小榜的时文,破题之妙实在叫人信服。”

他的官话说得极好,若非仔细听,不带一丝南面的乡音,而且语气真诚,听不出一丝一毫的嫉妒。

贾兰心中对他好感大增,眼看离下午开讲还有一段时间,便邀请对方到书院里那处最负盛名的桃园下小憩片刻,互相交流交流。

没想这一谈,两人便大生知己之感,差点连上课的时辰都误了。

那梁詠祖上原是为躲避战乱的中原难民,久居南垂,此地风俗大异,不但土汉混居,还常有天方、南洋诸国与佛朗机航来贸易。梁詠家里世代在乡务农,为了生计他经常到省城替行商们做文书兼职,多次见过洋人,眼光自然开阔些。

“吾观那佛朗机之快船,巨帆洁白迎风而行,巨大的船身贴着海面,船头劈开重重卷浪,一盏茶的功夫,便已经将渔民的渔船远远抛离,便是那乌艚快船也难望其背。

那些在濠镜贸易的佛朗机士兵,一个个头戴钢盔,银甲闪闪,手里的长枪锃光瓦亮,一看就是天下强兵。

交易时候那一箱箱的银钱,更可见西洋之富裕不下于中土。

可见那西人并非是书上所言的戳尔小邦,蛮夷之国,西法更并非全无可取,如前明徐文定便不断上书建议引用西人之法。

那西洋人的船,便如蒙古人的马,中原大地尚可修筑长城,经营九边,以天子至尊守护国门,可面对西洋人的船,我朝竟隐隐无险可守,便是昔日那赫赫有名的明郑余部,听说在大海之上也讨不了好。”

梁卓如为国家海防忧心不已,贾兰在旁听了也是神色凝重。

洋人的危险,估计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毕竟在后世,正是洋枪洋炮撬开了国家的大门,致使神州百年沉沦。

只可惜贾兰远在神京,虽然已经派人去打听,可一时半会也没打听出什么,所以对西洋事物的了解极为有限,难得遇见梁卓如,贾兰仿佛变成了个问题儿童,这问题是一个接一个地问了出来。

梁卓如也是越说越惊喜,没想到神京城里,勋贵之中居然出了贾兰这么一个异类,简直就是人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