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郑平论策,水利兴学练兵(2 / 3)

那就是跟使君为敌,既然是敌人就不能心慈手软!”

功曹赵昱也附议道:“使君,仁政是恩,峻法是威,唯有恩威并济,士民百姓才能感受到恩德,上行下效,政治才能清明。”

见文武从事纷纷附议,刘备思虑片刻,同意了郑平对国渊水利方案的补充。

聊完了农事,郑平又聊及军事。

“牵兵曹提议自青州诸郡国中挑选良家子五千人演练精兵,我认为这个方案可以暂时搁置到秋收之后。”

一听牵招的方案被搁置,张昭顿时高兴了:“别驾,牵兵曹的方案暂时不能用,那不如先增设学堂如何?”

还未等郑平回答,牵招就提出了质疑:“别驾,如今时局混乱,若不能演练精兵策应四方,如刘岱、周喁一般的野心逐利之辈寇略青州,又当如何?”

郑平轻笑:“牵兵曹勿急,我只是说你的方案暂时不能用,并不是说不能演练精兵。”

“牵兵曹想选用青州良家子,是因为这些良家子家境都不差,不仅身强体壮,训练起来也更容易达到预期。”

“又因为是良家子,所以也有很多识文断字的,这也便于军令的传达和战术的理解。”

“但如今青州缺粮,将军饷发给家中本就不缺钱粮的良家子,这对于青州财政的负担太大了。”

牵招蹙眉:“不用良家子,普通的乡民很难在短时间内演练成军,更别说让他们上战场了。即便上了战场,他们的忠臣也很难约束,稍有不慎,就会全军溃败。”

郑平轻摇羽扇:“自然不能用普通的乡民,牵兵曹可从屯田民中挑选。”

“这些屯田民本就有一部分是昔日的青州黄巾贼,虽然解甲归田了,但依旧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一辈子当个屯田民的。”

“择其有从军想法的屯田民五千人,再以秦法演练,号为青州锐士!”

“务必要他们有最锋利的爪牙,对军功有最强烈的渴望,对军纪有发自内心的畏惧!”

秦法练兵,最是严苛。

但也正因为如此,秦法练出来的秦兵皆是虎狼之师。

但牵招却是摇头:“别驾,以秦法练兵,恕我难以演练,我所学的练兵之法,跟秦法练兵是大相庭径的。”

郑平道:“那很遗憾,牵兵曹的方案只能搁置到秋收之后了。”

牵招默然退回。

虽然方案被否决让牵招有些遗憾,但牵招并非器量狭小的。

正如郑平说的一样:青州缺粮,将军饷发给家中本就不缺钱粮的良家子,对于青州财政的负担太大了。

而屯田民,不论是屯田还是当兵,都是需要青州府库发放钱粮的。

消耗的钱粮,并不会比平日里屯田多多少。

毕竟屯田民平日里开荒劳作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的。

郑平又看向张昭:“张文学,增设官学、彰显儒术,的确是教化士民的一项良策。但我以为,这些钱粮并不需要动用青州的府库。”

张昭本来还有些欣喜方案没有被否决,但下一刻又听到了青州府库不会调拨钱粮,顿时愣住:“别驾,这增设官学若无府库调拨钱粮,如何能增设?”

郑平摇扇笑道:“增设官学、彰显儒术,是对青州士民百姓的福祉,亦是流芳万古的美事。”

“张文学完全可以从民间募集钱粮,并承诺官学设立之后,会在官学的门前立一块石碑,上面会有出资者的籍贯和姓名表字,供世人瞻仰。”

“而且每一块石碑,都会由家父,亲自题字!”

“只要你将这个消息放出去,不仅你的方案有足够钱粮,其余从事们的方案,也能分得一部分钱粮来实施了。”

张昭愕然:“还能这样募集?康成公跟这些人的名字出现在同一块石碑上,难道不会玷污他的清名吗?”

郑平哈哈一笑:“教化万民之事,倘若只有家父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石碑上,那才是对家父清名的玷污!”

“试想一番,这未来的史书上记载:青州文学从事子布公、北海名仕康成公,携青州诸贤,于青州六郡国六十五城,立官学三百余座,万民得以知晓儒术之礼,青州再现昔日稷下学宫之繁盛等等赞美之词。”

“谁不心动?谁又能说这是玷污了清名?”

说完。

郑平不再看震惊当场的张昭,而是向刘备执扇一礼:“使君,今日议政需要的钱粮问题皆已解决,可还有其他困惑事?”

看着郑平轻描淡写的就解决了众从事间的钱粮矛盾,刘备不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显谋不过片刻的时间,就将诸事解决,令我等汗颜啊。”

待得众从事退下,刘备单独留下了郑平,询问出使幽州的结果。

郑平隐瞒了部分有关于公孙瓒的隐秘事,择其重点陈述给刘备。

“虽然大司马和公孙将军都同意了我的方案,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已经不是使君能干预的了。”

刘备也清楚。

公孙瓒跟刘虞的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便有郑平去游说,这今后还有没有意外谁也难以预料。

“希望伯圭兄能体谅我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