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新湾词典》能出单行本就好了,直到此刻、见到热情似火的陇省籍前线将士,宿建平才第一次生出对自己作品印成书的渴望。
如果有单行本,自己就可以带些书册到前线,给战士们送本自己的书,不像现在这样除了说话,再啥都干不了。
“建平、你那本《新湾词典》写的那么好,怎么没出版成单行本哪?今天我们其他人的风头加一起,都没你的风头大!不但有咱们省的战士围你,连很多外省籍的兵都争着和你握手。”晚上住到宿舍、茅海军意犹未尽的分享着今天欢迎仪式后的场景。同行的作家中有个受欢迎的,总比没一个让人知道的强吧?
“茅哥你出过书,你说、我的书要是出版单行本的话,选那個出版社比较好一点?”
《新湾词典》的字数有十二万多是够出单行本了,前段时间确实有几个出版社给宿建平寄过挂号信与他沟通出版单行本的事,但宿建平没有回应他们。
主要是这几家出版社给的出版条件都不怎么样,印数稿酬还没恢复、除了字数稿酬啥都没有。
国家恢复印数稿酬好像是明年的事,宿建平有这方面的记忆,所以他想着压到明年再出,能多赚一点是一点。今天被战士们的热情所感染,他心里生出了个念头,索性不等了。
反正印数稿酬万册才多个2%,印够五十万册稿酬才能翻一翻。咱的书能卖上五十万册吗?可能性不大!等下去也多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出了又有啥关系!
茅海军听到宿建平问他出书的事,收敛了一下情绪,关心的问道:“有那几家出版社和你联系出书的事啊?”
“沪上的文艺出版社、人社,燕京的作家出版社,隔壁省的未来出版社,还有咱们省的人社都来过涵想要出《新湾词典》。”
“这么多出版社要出你的书啊?听的真是让人嫉妒。我的书除了咱们省的人社外,就没收到过其它大的出版社的约稿信。”
茅海军有些吃味的回了一句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选出版社首要考虑的是他们的发行能力,好的出版社对作品来说是有加成的。我看你在作家出版社和沪上文艺社两者之间选一个比较好。”
“你知道那家出版社出书快吗?”
“这我上那儿去知道哪?你这么着急干什么?”茅海军被宿建平的问话搞的有些迷糊,能出书就行了,你图快干什么?
“我想尽快出书,最好是能在咱们离开前线之前把书出来,今天战士们的热情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个作家,能拿的出手的东西不多,我想临走的时候定一百册我自己的书送给他们。”
“啊?愿来你是要干这事呀?那就比较难办了,咱们在前线只有两个多月时间,想要这么快的出版一本书不是太容易!”
说到这里,茅海军停了半响,然后才开口道:“你真想这么干的话、倒是有个办法,通过省文协联系咱们省的人社,让加急把书出出来寄到前线来。”
“省人社能加急出书吗?”茅海军的建议让宿建平心动不已,不过他感觉这事操作起来好像也有难度。
“怎么不行?你影响力这么大的书给咱们省的出版社,那是照顾他们。再说、这是为了慰问前线将士,理应特事特办,省文协那边会配合的。”
有了主意、宿建平是个行动派,当天晚上就和军代表做了审请,联系陇省文协。
省文协接到电话后对此很重视,副秘书长杜平在电话里当场表态说:会以最快的速度与省人社协调,力争在一个月内将书出版送到前线来。
……
战争的残酷、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永远没有实感的。当采风团在军代表的带领下来到昆明的伤兵医院时,宿建平刚一踏进病房,眼泪就控制不住的往出喷涌。
流泪的原因并不是他看到了伤痕累累的战士,实际上他只看到了人影、眼泪就开始往下掉,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为何突然这么敏感。
任何战争、无论胜负,只要有伤亡、就会给参战的人造成痛苦。当一个个可能只有十八九岁大的年轻伤兵的眼庞出现在人面前的时候,任何言语、任何行动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们如此年青、就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而他们的战友中甚至有很多还没有来这里的运气。
拿什么来回报这些年青而炽热的、可敬而可爱的人?宿建平无言回应。在这些人面前,宿建平的感受是惭愧和无力。
……
大规模的战事已经结束、但战争还没结束,局部依然有激烈的冲突。前线指挥部给采风团安排的任务中,有到战事第一线亲历战争的选项,这得看个人意愿。从伤兵医院出来后,宿建平第一时间选择报名去真正的前线采风。
与那些真正在前线与敌人生死相搏的年青生命相比,去前线采风的这点危险实在是不值一提。
坐着军车跟着给前线运输物资的运输保障队,宿建平来到了麻粟坡前线。
两世为人、这是他第一次靠近火线。硝烟和炮声在工事间弥漫,即使是在远离交火线的前敌指挥所、浓烈的战争氛围依然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宿作家、这里虽然不是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