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生平第一次吃到小舅家的饭(1 / 2)

做炒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先将玉麦(一种燕麦,比小麦等其它粮食做的炒面口感好。)蜕了绒毛、浸湿、炒熟,然后磨成面。

当天晚上宿母连夜炒玉麦忙到了后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大哥带着炒好的玉麦去大队的磨坊磨炒面。

……

省城金州离龙崖火车站有一百四十多公里,早晨在龙崖上车,直到快中午了宿建平才出了金州火车站。

相比于繁华的大沪上,金州城显的落后了很多,车站广场上,除了满眼的人力三轮车,很少看到汽车。

去小舅家应该是有公共汽车可坐,但宿建平对这里不熟悉,也不知道坐那一路车。为了图省事,直接叫了辆人力三轮。

招了招手,来了辆三轮:“师傅、东岗路的商事厅家属院知道不?多少钱能到?”

“三毛钱,你要不要票?”在车站上拉人运货的三轮车夫并不是没有单位的人,他们是附近街道集体组织的灵活就业人员,拉客挣的钱有一部分要交到集体,开不开票关乎他们的收入。

“不用票了,但你得把我拉到地方。”

坐在三轮车的侧边,大约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商事厅的办公大楼,一座四层的小楼,家属院就在办公大院的后边。

“干撒的?”要进单位大楼先得过门卫这一关,省里的直属机关门卫比公社的严谨的多,除了门卫外还有岗哨。

“同志、我是你们单位江开诚的外甥,到金州来办点事顺带给他捎点东西,这是我自己单位开的介绍信。”说着宿建平就将公社开的介绍信递到了门卫的手中,虽然这介绍信是开给省文协的,但只要有个红头盖章的介绍信,其它单位也都能当回事。

接过介绍信,门卫是看的很认真。“奥?你是要到广场那边的文协开会去啊?还是个作家。江谝子有你这么能的外甥,我们还不知道。赶紧进、你舅家就在后院三号楼四门洞的三楼302。沿着这個路走到后院,左拐第一个楼就是。”

仔细的看过介绍信,问卫的态度大好,很是热情的给宿建平指了去小舅家的路。

江谝子?小舅在单位的这个绰号不怎么好啊。

提着手提包进了商事厅办公大院,走了不多一段路就找到了小舅家所在的楼。

上到三楼,在302室门口敲了敲门,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打开了门。

“你是谁?”

“这是江开诚家吧?我是山临县来的,江开诚是我舅!你是我表弟吧?”记忆里根本就没小舅子女的影响,宿建平也不把稳开门的是不是自己表弟。

“你等着!妈、门里来了个山里汉,说是我爸的外甥。”小屁孩没再搭理门口的宿建平,将门一关自顾自的跑进屋给家里人汇报。

又等了一会,一名穿着衬衣年龄大概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打开了门。“建平?”

“舅、我到金州办点事,我妈让给你带点东西。”开门的人宿建平确实认识了,是自家小舅。

“进门吧!你妈也是的,次次往过来带东西。”甥舅二人确认了身份,江开诚领着宿建平进了家门。

小舅家不大,估计也就是不占公摊的五十平左右,有两个卧室一个小客厅。客厅的沙发是布的,家里摆的东西也不多。客厅里除了小舅再没其他人,估计两个孩子还有小舅妈都到卧室里避着去了。

“你妈、你大好着吧?这次是你一个来金州的?”坐到了沙发上,小舅取过来了一个白瓷杯自己给宿建平倒了杯茶。

“我妈和我大都好着,我是一个人来金州办点事。这是我妈给你带的炒面、鸡蛋还有油馍。”眼见着自己面前只有一杯茶,宿建平觉得不便多待,忙从手提包里将老娘给小舅带的东西掏了出来,准备闪人。

“这些东西你们留着吃,我这边不缺的,以后来再不要带东西了。”小舅扫了一眼桌上放的东西,兴致不高。

“舅、东西就放下了,我还有别的事要办,就先走了。”亲戚不亲多待一会都是尴尬,宿建平赶紧辞行。

“等会、我找个票,我们到街上的馆子吃个牛肉面。”见外甥就要走,江开诚也没留,而是站起来说是要找个粮票请外甥去街上吃饭。

“舅、今天真有事,我要去趟广场那边的文协报个道让安排住宿。今儿是礼拜天,我怕去的晚了找不到他们单位的人。”这顿牛肉面宿建平真吃不下去,连忙找理由拒绝。

“去文协报道?你来金州是办什么事?”直到这时,小舅才想起问宿建平到金州来到底办啥事。

“前段时间我给《沪上文艺》投了个稿发了出来,省宣传口和文协的要开个作品研讨会让我过来参会,今天来是报道来的。”

“啊?还有这事?你撒时候成作家的?先坐下慢慢给我说清楚。”

没有走成,宿建平只得坐下将自己这半年多的发生的事简单解释了一下。

“你发稿子的杂志拿着没?莪看一下。”也许是感觉匪夷所思,小舅想看看宿建平发的稿子再确定一下。

“拿着哪!”宿建平从包里掏出了一份杂志递给了小舅。

接过杂志,小舅很快找到了宿建平写的《一次别离》。

“这小说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