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山寨版后稷(1 / 3)

邱巡抚紧接着携带第一批罐头启程返回济南。

至于公主殿下……

大家其实都明白怎么回事。

所以没必要管其他的,毕竟关心太多也难免让陛下颜面有些不好看,无视就可以了,掩耳盗铃是最好的选择,再说陛下这也是大局为重,公主这也是替父分忧,那孝心感天动地。

古有公主和亲异族,今有公主以慰逆臣……

这还进步了哩!

左右也不是送到异族帐篷里是不是?

当然,公开的说法,还是把护卫公主殿下的任务,交给了整饬沿海兵备,山东按察使司杨副使,毕竟青州府及沂州的卫所现在都归他管,公主殿下接下来要从安东卫北上,替皇帝陛下宣慰莒州,沂水,一直到诸城,这些都是在杨副使辖区,青州兵备道所辖两卫十三县,十二巡检司,两守御千户所,还有沂州兵备道所辖东半个兖州府兵马都归他管。

山东总共六个府,但七個兵备道,所以兖州府其实是三个兵备道,济宁,曹濮,沂州,其实都是为了保护漕运,之前济宁和沂州俩兵备道甚至都在济宁,后来沂州兵备道才转到沂州。

倒是登莱只有一个。

另外杨丰的整饬沿海兵备,其实和登州兵备重叠,因为后者也是兼职分巡沿海。

当然,这种事情大家都装糊涂就行,他真要是跑到登州行使职权,登州兵备还敢抗拒是怎么着?

虽然崇祯是这样希望。

但登州兵备也没法抗拒啊。

因为现在山东就一个总兵,登莱也在山东总兵辖区。

而这时候的总兵是杨副使他族叔,虽然杨总兵驻扎临清,所以就算登州兵备想要抗拒,那也只能征召卫所兵。

那就笑话了。

总之公主殿下就这样交给手握三分之一个山东兵权的杨副使保护了。

杨副使……

杨副使才没兴趣给崇祯哄孩子呢。

他现在也是日理万机,光那一堆新作物播种就是一项大工程,尤其是对他这种仅仅是略知一二的人来说,玉米他当然懂,无非挖坑埋上,施肥这个粪肥就行,土豆就需要先催芽了,好在这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他们虽然没种过,但根据经验类推一下还是可以的。地瓜育秧也需要技术,实际上这时候有点晚,因为地瓜都是麦收后就插秧的,开春就得开始育秧,山东没有地膜前都是苗床,也就是弄个类似火炕的,底下烧火加温。后面步骤倒是简单,起垄挖坑插上浇水就行,这东西只要浇上点水它基本上就死不了,不过现在既然是种在下田,那一季就行了,晚点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东西的意义就是改变下田产量,正经好地也没人种这个。

它并不好吃。

现代人偶尔吃一次不错,但当主粮是很难忍受的。

好地还得种正经的如粟之类。

但这东西能让过去那些亩产几十斤的下田变成亩产几百斤。

玉米也一样。

玉米的价值不是在好地里获得丰收,古代条件下再丰收它也就百多斤,和小麦差不多,但小麦肯定比它受欢迎,玉米的真正价值就是把下下田产量提升到下田,把下田产量提升到中田。

这意义就可以说巨大了。

毕竟北方绝大多数其实都是中下田。

不仅仅是这些粮食作物,还有各种蔬菜,尤其是重点发展目标的南瓜,这个就更难,这个可比地瓜娇气多了。

还有新稻种。

这里也是能种水稻的。

但问题是季节有点晚了,必须赶紧育秧,剩下只能说听天由命吧。

还有新的小麦,这个已经不可能等到秋后种冬小麦了,为了避免时间长了没法用,只能当春小麦播下。

杨副使俨然化身后稷……

山寨版吧!

虽然老百姓们无条件的相信他就是神仙。

而且他需要操心的不只是种田,毕竟他还得建造新式渔船,这个其实并不难,就是大型的排桨蜈蚣船,捕鱼必须向远海,只在近海是没有前途的,但船不难,可拖网的收放装置,船上的粗加工车间,这些就比较麻烦了,虽然这个粗加工只是去内脏鱼头抹盐。按照他的设计,现在先用他弄到的网具,在近海捕捞,同时制造稍微小的拖网和专用渔船,到下半年就开始进入往返一天的海域,这样可以尽可能保证鱼到岸的新鲜。同时建造更大的网和船,明年到再远的海域,并且最好在冬天储备足够的冰块,这样就可以携带冰块保鲜,以求在海上维持三四天的捕捞,这就差不多是他能力的极限了。

冰并不难获得。

冬天沿海很多缺乏淡水的地方就是储备海冰当淡水,一直喝到下一个冬天。

比如天津大沽口一带就是储备海冰饮用。

所以储冰对于北方渔民都懂。

不过要是渔场附近有海岛,可以在海岛设立加工点。

出海的渔船就近送过去加工。

当然,这需要驻岛的人口,需要充足的燃料,这个倒是可以运煤炭过去。

“做好人也很麻烦啊!”

春天的绿色里,杨副使带着一帮义女,在一株株弱不禁风的玉米苗间,拔着疯长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