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佐一刀杀掉魏三后,举起朴刀就要结果了吴仁义,
猛听得屋外一声喊叫,诧异的回头看了眼杨黑熊。
见他也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就叮嘱杨黑熊在此看好吴仁义,他自己则开门出去看看。
刚出屋门口,就见阮小乙站在门口,气喘吁吁的说道:“二郎,你快去看看吧。冯兴明父子俩快要不行了。”
李公佐听到此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两人可不能死,他们是绑架案的苦主,这要是死了,临安府衙门哪会相信自己的话?
再说,那左通判知道谋划败露,一定会找机会弄死他们,而这冯兴明就是翻盘的关键。
想到这,李公佐对阮小乙说了句:“走,带我去看看。”
阮小乙在头前引着路,李公佐带着葛进、程大海等人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
一群人在农庄里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外表看来,稍显破败的仓库旁。
阮小乙推开仓库门,李公佐就发现原来仓库里别有洞天。
只见,仓库靠门的位置堆放很多货物,货物箱子一个摞一个堆放的很高。
而货箱后面的却是空的,摆放着各种刑具,而冯氏父子此刻就躺在一处货物箱子上。
仓库里还守着几个力工兄弟,他们看到李公佐等人走进来,不由自主的围上来。
李公佐冲兄弟们点点头,径直走到货物箱子旁,抬眸看去。
只见一老一少父子俩,被打的不成人形,裸露的皮肤上全都是各种伤痕,
而且冯兴明的一条小腿不自然的扭曲着,一看就是被人打断的。
而其子左手手指上的指甲也都不见,只留下指尖一块块血肉模糊的红肉。
“他们怎么了?”李公佐问道。
“我们进来时他俩就被吊在木架上,刚救下他们时还好好的,”
阮小乙指了指一旁一个吊人的木架子说道:“谁知没多大会儿,俩人就浑身发热,说着胡话。”
李公佐低头查看过后,发现父子俩的伤口已经发炎、化脓,如果不赶快救治,恐怕俩人挺不过这个夜晚。
沉思片刻,李公佐吩咐阮小乙道:“你去问问,庄子里有没有懂医术的人。”
见阮小乙急忙离去,他又对身边一位力工兄弟说:“对了,你去看看仓库里有没有酿造的白酒,去取来一些。”
说完,他招呼旁边兄弟,将冯氏父子两人的衣袍脱下,但血迹已经干涸,粘在衣服上,使得衣袍脱不下来。
李公佐找来一把剪刀将两人的衣服剪开,
此时,刚出去不久的阮小乙,带着两人匆匆赶来。
阮小乙高兴地对李公佐说道:“二郎哥哥,我问了庄子里的仆役,其中有两个人会治点跌打损伤什么的,我给带来了。”
李公佐点点头,看着战战兢兢的两人问道:“你们会治这些伤吗?”
两人对视一眼,害怕他们张口说一个不字,这些贼人就将自己一刀砍了。
于是他俩害怕的说道:“各位好汉,我俩只会治些跌打损伤之类的皮外伤,他们这么重的伤势还是要找个郎中才行。”
李公佐挥手打断两人支支吾吾的话头,说道:“只要能治外伤就行,”
接着,他看到一位兄弟抱着两个酒坛气喘吁吁的跑来,沉声说道:“接下来按我说的做。”
伸手接过酒坛,李公佐让两个仆役将酒水擦遍冯氏父子俩全身伤口,虽然这些低度酒杀菌能力一般,但也聊胜于无。
两个仆人擦拭酒液期间,本已昏迷的父子俩又被疼醒,冯兴明痛苦的呻吟道:“别……别打了,我都告诉你们了。”
李公佐在冯氏父子清理伤口期间,又对阮小乙说道:“小乙,这酒液度数太低,恐怕不能有效杀菌。这样,你去多找来些生大蒜。”
大蒜在全世界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大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
在汉朝孝武皇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前后,大蒜这种后世常见的作物,才被张骞带到了中国。
阮小乙听不明白二郎说的杀菌什么的,他挠了挠头皮,还是一脸疑惑的跑出去寻大蒜。
李公佐让人去找大蒜来,当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大蒜来救他父子俩命。
这父子俩都被打得遍体鳞伤,这么重的伤势大蒜能治好?不一会儿,抱着一筐大蒜回来的阮小乙疑惑的想道。
李公佐找来一些陶罐、瓷器等器皿,用棉布将其密封,拼凑成一个简单的蒸馏器,
然后让大家伙给大蒜去皮,捣碎后加入热水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
让大蒜混合物进行了充分的酶解,再放入蒸馏器里蒸馏。
然后就是将提取物进行油水分离,最后就能得到大蒜油,也就是大蒜素。
大蒜素是从大蒜球茎里分离出来的一种化合物,大蒜素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很好的灭杀作用,被称为“天然植物杀菌素”。
不过这些大蒜素因为简易蒸馏器密封不严,以及蒸馏温度不高,使得大蒜素内蒜氨酸酶的活性有所下降。
相对于后世的超强细菌来说,这些大蒜素里蕴含的蒜氨酸酶没啥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