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对话潜龙,世民表志(2 / 3)

阀的利益。将心中思绪压下,拱手一礼道:“诸位,世民亦有急事,便也告辞了……”

随着李世民与李秀宁的离去,宋师道与宋鲁也没有久留,其余人也纷纷散去。

……

夜色朦胧,牧场东面出口,蜿蜒曲折的山道横穿群山,宛如一条土黄长龙游弋墨海。

“吁……”李世民拉停战马,凝望着山道正中的青色背影,神情渐渐凝重下来。漠然半晌,拱手道:“在下李阀李世民,阁下阻路有何指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李秀宁打量半响,身形一颤,连忙翻身下马,欠身一礼道:“秀宁见过太易前辈……”

李世民面色惊变,连忙翻身下马,抱拳躬身道:“世民见过前辈,不知前辈有何赐教?”

王易缓缓转身,眸绽玄光,凝望了李世民半晌,直至将其看得额头冒汗,这才幽幽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

李世民诧异抬头,看着宛如少年的太易道人,神情微愣了下。回过神,拱手一礼道:“此言世民也曾耳闻过,不知这与前辈此来有何关联?”

“贫道打算扶龙庭于大隋……逆改天命,造一个太平盛世……”王易神情平静,话语随意而认真。

这些都只是次要的,真正的目的是,将此方天地打造成一个前哨基地,为探索破碎之后的世界做准备!

李世民心中一沉,神情不由漠然下来,直起身,面色一下子难看起来。聪慧如他,自然明白对方此话的深意。

今日稍有不慎,他与小妹的性命怕是难保。心念电转,大脑急速运转起来,思考的同时,口中话语低沉有力:

“前辈,杨广为了开掘长堑,调发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徭役多达两百余万人。”

“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余万。修长城,两次调发徭役一百二十万余,役死者过半。”

“前辈,这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千万人次,这等天下死于役的惨象,足以说明杨广的暴虐无道。这等暴虐无道之君,有何资格得享前辈助力?有何资格继续位居九五?”

李世民没有扯奢侈无度、滥用权力、暴虐统治、军事失败、破坏法制这些。只是抓住滥用民力以及无视民生这两点陈述厉害。

似对方这等盖世强者,多半不会关心其他几点,说多了也是白费口舌。

李秀宁连忙神情焦急的点头附和道:“前辈,我二哥说得对,暴君杨广如今已是天怒人怨,其罪孽已非人力可扭转。”

王易双手负后,仰望天穹明月,平静道:“这些的确不可否认,可世家门阀、诸多势力亦有责任。”

“这乱世之中,多少豪强并起?他们各自为营,表面冠冕堂皇,实则尽是些欺世盗名之徒。”

“打着拯救苍生的旗号,却行着剥削吃人的勾当。所谓的名门望族,世家门阀,更是虚伪至极,满门上下,尽是些利欲熏心之辈。”

“他们在权力的游戏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满心的贪婪和欲望,口中说着仁义道德,行径却与盗匪无异。所作所为,实在令贫道嗤之以鼻。”

王易收回仰望的视线,目光再次落在李世民兄妹二人身上,淡淡道:“贫道并非要为杨广开脱,也非盲目扶持隋室江山。杨广虽有暴政,但大隋根基尚稳,只要方法得当,能省去很多事,也能少死很多人,这才是关键。”

李世民与李秀宁闻言,眉头齐齐大皱,心中波涛汹涌不断。这太易道人对他们世家门阀……成见竟然如此之深?

其所说的这些问题,他们自然明白,大体也还算认同。可这天下大势,又岂是一人之力能够扭转的?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前辈,天下大势,非一人之力可定。杨广之暴政已深入人心,如何能够轻易改变?”

李秀宁神情沉肃,正色道:“杨广的暴政,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前辈若有意扶龙庭,当选一个能为民请命、济世安民的明君,而非一个劣迹斑斑的暴君!”

王易也不否认,微微颔首道:“贫道并非不知杨广之弊,但天下之事,错综复杂,非简单之黑白可分。”

“隋室虽衰,但大隋之制,仍有可取之处。若能加以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行仁政,以安民心,则可望天下太平。”

李世民一脸的不认同,摇头否定道:“前辈想当然了,大隋体制仍在,换一个明君,或许能迅速稳定局势。可乱世之中,又有谁能确保新君,不会成为下一个杨广?人心难测,权力易使人迷失。”

“哦?”王易来了兴趣,双手负后,笑问道:“说说你的想法,贫道很是好奇,你能说出什么观点?”

李世民眼底异色一闪而逝,下意识的偏头望了眼小妹。面上刚浮现纠结之色,就看到小妹白眼一翻,软软的倒地昏睡过去。

“好了,你放心大胆的表露心中所想……”王易饶有深意的抬了抬下巴。

李世民深呼一口气,快速在心中组织语言,这个机会他必须把握住。若是得到眼前之人的助力,自己未尝不能争上一争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