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庞统法正一起帮着抬轿(1 / 2)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657 字 4个月前

法正之所以敢明示到这一步、直说自己肯为将来两家关系破裂的事背锅。

自然是因为法正太清楚:你是给大领导背锅、为了大领导的面子,而暂时降职的。那将来大领导肯定还会给你升官,那最终的前途绝对还是不可限量的。

在帝制时代,统治者心里有你,比什么都重要。一时的官位高低,起起落落,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是有个大前提的,那就是统治者得是个知好歹、讲人情的。

要是遇到崇祯那种谁帮他背锅他就顺水推舟把背锅人杀了的,那第二次就绝对没人帮他背锅了。

但刘备显然是古往今来情商和义气第一梯队的统治者,法正深知这一点,所以毫不担心。

庞统意识到了这些,也是眼珠子乱转,斟酌再三,最后说道:“孝直能做到这种程度,他的心意我已尽知。既是如此,这事儿倒也有别的转机。

不过眼下贸然让刘璋得罪太尉,还是太生硬了些。我这里刚好有些别的消息,或许可以利用,你带回去,给孝直一起参详一下,再做决定。”

孟达听庞统终于松口,也是颇为振奋,连忙拱手聆听:“愿闻其详!”

庞统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跟孟达摊牌:“其实……早在两三个月之前,我军在武昌、长沙等地,就通过襄阳来的商旅,打探到了一個消息,说是荆州刘景升病重。

具体什么病、有多重,就不细说了,这也不重要。当时,便有人劝太尉,要提防荆北的亲曹派生事。

可惜,太尉仁义,觉得疏不间亲,不想提前干涉其他宗室方伯的内务。加上景升公的病毕竟还没到那一步,这事儿连刘琦公子自己都不上心、下不了决心,太尉自然也不好越过刘琦公子帮他下决心,便拖延了下来……

如今嘛,实话实说,景升公的病倒是拖住了,并没有再恶化。”

庞统先铺垫了一下前情,好让完全离线脱节的孟达消化消化背景知识。

刘备当时没有立刻对荆北的局势做出部署,确实是考虑到疏不间亲,诸葛兄弟也都觉得那样处置暂时是没问题的。

因为如果刘琦有心夺权、刘备帮他,那就是刘琦在担负恶名。刘备只是拨乱反正、防止其他宗室方伯的内乱妨害了团结讨逆的大业,刘备是百分百收获美名的。

但如果连刘琦自己都爱惜名声,爱惜羽毛,连一丁点“擅断专行、先斩后奏”的坏名声都不想沾,指望玄德叔父帮他包办,那就有点扯淡了。

那不成了“刘备同时违背了刘表和刘琦父子的意愿,强行改变荆北现状”了么?到时候,想拉一派当挡箭牌都不好拉,刘琦还能坐收其利,一点恶名都不担还把好处捞了。

这跟原本历史上、刘表死时诸葛亮劝刘备刘琦夺权,情况还不太一样。历史上刘备已经投奔了刘表,是刘表身边的客将,他是局内人,要戡乱反正当然是有一定正义性的。但这一世刘备混得太好了,在荆北他就属于一个外人,插手的借口和宣称也就弱得多。

不过,荆州那边稳住了局面、今年内不可能动手。这个消息外界的人都知道,蜀地被刘备封锁的刘璋阵营文武,却不一定知道。

庞统很清楚,只要自己想,完全可以把刘表的病情宣扬得更重一些或者更轻一些,也把荆州那边的局势宣传得更紧张一些或者更松弛一些,这都是收放自如的。

只看哪种宣传,最能配合眼下刘备刘璋阵营的关系变化、促成刘备需要的局面。

孟达着实花了好一会儿,才彻底捋顺这中间的关系,眼神中也流露出了一些钦佩。他已经隐约猜到庞统大致要做些什么了。

庞统看他眼神中的迷茫渐渐消散,便接着往下剖析:“所以,如果孝直那边需要,我们可以在军情方面予以配合。放出一些能勾起刘璋强硬的假军情。

以刘璋的脾气,我估计他也不敢直接跟我军冲突,但是假借我军处境不好、希望借机谈一个对他更有利的条件,却是有可能做到的。具体就看孝直想怎么运作了。

我可以先给你举个例,比如,如果孝直需要,我军可以假装‘刘表病情加重,曹贼在荆北以北囤积重兵,并且在关东其他战线也跟我军陷入紧张。我军无暇他顾,必须应对曹贼,同时又需要刘璋多支持粮草军械,甚至借兵一部助战’。

至于刘璋怎么想,会不会信,需要补充哪些细节,信了之后会提出什么要求,那就看孝直的本事了。”

孟达闻言,终于理解了庞统思路,连忙拱手表示一定把话带到。

……

孟达回一趟涪城,等下次再来梓潼,至少也要三四天。

如果考虑到要避人耳目,另找出城的借口,还要给法正那边留时间做应对布局,七八天都是有可能的。

庞统这边送走孟达后,也就没有时刻挂心这事儿。

毕竟作为太尉府长史,庞统如今实际上全权负责梓潼郡这边的事务,还兼管着汉中方向的一些内政军需调度,王平也时常有事情要请示他,庞统还是非常忙的。

孟达走后、当天晚些时候,庞统刚快处理完公务,就听侍从进来通传,说是江州那边,诸葛令君有书信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