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芬注意到顾木和顾立的情绪不对,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勾起了人家的伤心事。
于是连忙岔开话题:
“哎呦,你看我,说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呢?顾羡啊,你和你媳妇的工作现在怎么样了?”
顾羡也知道刘丽芬是想岔开话题,配合地回答:
“还不错,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虽然没升职,但也挺平稳的。”
刘丽芬本意也不是为了询问顾羡和黎姿的工作情况,现在听到他说一切都好,也没继续问下去。
“那就好,好好努力,争取升职啊。”
顾大全及时接过话题:
“能升职当然更好,但是能一直维持现在的情况,我也满意了。现在这样,平平稳稳的,端个铁饭碗,不用像我们一样在地里刨食,看天吃饭。”
刘丽芬很认同他这话,又有些后悔:
还是你有远见啊,宁愿吃糠咽菜也要把家里的孩子都送去读书。现在好了,五个孩子,三个端上了铁饭碗,尤其是顾羡,成了我们大队有史以来唯一的大学生。另外两个,也都过的不错。”
她越想越后悔,急得直拍大腿:
“哎呦,我和你堂兄当初怎么就不坚持坚持呢?几个孙子也就念了几年书,勉强认了个字。当初我们要是坚持坚持,说不定现在家里也能多出几个端上铁饭碗的人了。”
顾大全安慰她:
“没事,大伯娘,现在开始还不算晚。你现在也送我几个侄孙侄孙女去读书。虽然现在中考和高考都取消了,但读书和不读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别的不说,这城里招工都是要考试的。别到时候有了机会,却因为没有文化就没抓住。”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
“你看大队招干部,有文化和没文化,肯定都是要有文化的。而且你读过书见识都不一样。我当初在部队就感受到这种差别了。虽然说部队是讲究军功,但是有文化就是比没文化的人的升职机会多。”
顾大全不禁有些感叹:
“读过书的人见识都不一样。当初我要是有文化,肯定能有更好的前途。部队都这样,更别提别的地方了。所以有了孩子之后,我就发誓,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们读书。只要他们愿意读,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
刘丽芬深受触动,她拍了拍顾大全的手:
“唉,所以说人还是要多出去走走,这样才能有见识。有见识的人,怎么都不会差。要是一直待在这一亩三分地,很多东西都是意识不到的。”
顾大全太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他一直都鼓励自己的孩子多见见世面,以后才会有更好的前途。
“唉,所以啊。我吃过的苦,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吃一遍;我走过的弯路,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走一遍。”
顾大全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送几个孩子去读书。
顾羡也很有感触,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
大家都说他脑子聪明,一路读到大学都有奖学金和补贴。不仅没花钱,反而赚了钱。
但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
自从去了京都上大学,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优秀的人,他就更加认定了这个想法。
他的确算是个天才,从小脑子聪明。但这个世界的天才太多了。
问题是他们还很努力,家境也很好。
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没有学习的机会,他想努力也没办法。
最后可能一辈子都是碌碌无为。
天赋很重要,但后天的培养更重要。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聪明人只是因为缺个机会,最后泯于众人。
所以他一直都很注重女儿的教育。这一点也要感谢那个突然出现的系统,让顾宁的起点从刚开始就比别人高了很多。
同样都学习了一天,有系统的帮助,顾宁的时间仅仅只会过去一个小时。
而且系统可以提供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身为父亲,顾羡当然是高兴的。
虽然他更希望女儿快乐,但如果能有所成就,他当然更高兴。
一个人的思想和认知真的很重要。
顾羡一直都认为,一个人是得不到自己认知以外成就的。
以前学习历史的时候,发现以前的书籍大多都是不流通的。
门阀世家的书籍都是不外传的。
当因为战乱不得不逃命的时候,他们宁愿舍弃钱财,也要带走书籍。
这足以说明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是世家立足的根本。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但凡有点见识的人家,对后代的教育都是极其重视的。
教育就是最大的投资。
他相信,不只是他,几个兄弟姐妹应该也深有体会。
所以即使要自己出钱,他们也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了。
顾羡正想到这,就听见顾大全又开口了:
“其实大队的人一直都觉得与其花那么多钱供孩子读书,还不如留着自己吃喝。觉得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中专,分配工作。”
说到这里,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