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造纸工艺(1 / 2)

【另外还有一种加工纸的方法叫做涂布纸。

涂布纸是将白色矿物质细粉用胶黏剂或淀粉糊剂抹在纸面上,然后研光。

这样做既可以增加纸的白度和平滑度,又可以减少透光度,使纸面紧密,吸墨性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染潢技术继承了汉代的染潢技术,并经过发展和传承。通过染色可以增加纸张的外观美观和改善其性能。

技术的发展为纸张的质量和用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推动了纸张在社会生活的广泛应用。】

看着天幕的步骤发展和时代传承,众人也感受到了传承的意义。

这是从无到有,再不断创新研发的过程,一代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后面人人可用的日常用品。

【隋唐时期是中国造纸术发展的繁荣时期。

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金字塔顶端,这期间出的文人墨客更是数不胜数。

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从小到大的诗词那是根本背不完啊。

纸张的发展自然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才有了各大诗人词人尽兴写下的千古名句。

唐代采用了染色与涂粉、加蜡、研光、印花、漆工和绢工等加工技巧。

不断的研发制造,使纸张的原料更加精细,纤维分散度更高,纸张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

隋唐时期,由于技术的进步,纸张品质大幅度提高,也有了用于包装、装饰、灯笼、伞、纺织品代替品等领域。】

李世民看到那种类多样的纸张,想到他们常用的剡藤纸,至少他们这时候可比前面的朝代幸运了不少。

造纸业也是各地有出现,材料多,种类丰富可不是秦汉时期可比拟的。

朝堂上的人也都有以此为售卖的生意,读书人需要用纸,但其价格也不便宜。

如今天幕的各种方法材料纷纷爆出,那以后这纸张的来源可能还得再看看呢。

百姓们想到那“文房四宝”就头疼不已,但考取功名是光宗耀祖的事,若能得个一官半职可真是祖坟冒了青烟。

至于着名的宣纸,更是纸中的皇族了,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平常人家更是见也难见,有名是有名了,但买不起啊。

【宋元时期是中国制纸业的繁荣时期。

麻纸的使用和产量不再占主导地位,而竹纸成为新崛起的纸种,与传统的皮纸占据了优势地位。

作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得到极大发展的宋元时期,纸张消耗量更是巨大的。

宋朝读书入仕的信念深入人心,纸张的质量和技术也有了突破。

此外宋代还开始了纸的再利用,利用废纸与新材料混合制作纸浆,生产出省料、省时、见效快的混合纸浆纸张。

纸药的应用也是宋代造纸术的重要发明,纸药能使纸浆中的纤维分散,并防止纤维互相粘结,使纸张易于分张或揭分。】

很好,为数不多没有对大宋进行批判。

赵匡胤被天幕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成“大送”“大怂”,感觉自己这个老祖宗都快低到尘埃里去了。

大宋的诗人们被天幕赞扬文化繁荣,很是高兴,他大宋人才辈出,怎么会只有缺点可以说呢,考取功名就是他们每日读书所要达到的目的。

赵匡胤现在可还是一穷二白啊,他看着天幕说着他大宋繁荣,想到后面的皇帝给出了一次次岁币,肉疼啊!

想到反正后面的是老二的子孙,那让他来发展发展经济吧,反正吃的也是大宋的粮食,怎么着也得做点贡献。

赵二:还是不要理我吧呜呜呜……

【明清时期

明代是纸张种类极为时期,几乎可以仿造名纸。

明朝造纸术有五个主要的步骤。

造纸方法为中国古代广泛流传采用的抄纸法,抄纸法制造速度较快。

分别为:斩竹漂塘、朱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烘干。

明朝的纸张品种超过100种,其中只有部分印刷。

明朝政府对造纸业也非常重视,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西山翠岩寺旧址建造大型官办造纸工厂,并派遣宦官监制高级褚皮纸供内府使用。

同年,大学时谢缙主编的《永乐大典》就是用这种纸写的。

可惜后来因为战乱,《永乐大典》在近代被多个国家抢夺,大部分的流落到了日本。

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百科全书,其正本却已杳无音讯。】

永乐年间

朱棣仿佛被定住了,但一股怒火却从心底喷发,令他有些摇摇欲坠。

在之前看到那个赃物馆的时候,知道了永乐剑被盗,现在还没编撰完成的永乐大典未来也不知所踪,这都是多少人的心血啊,却被如此糟蹋。

很多人就算不理解其价值,但听到天幕如此惋惜之语,也知道这个东西很珍贵,都算得上世界命名了。

嬴政也想到后世战争年代那入侵后流落在外的宝物,那群强盗实在可恨。

但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没有保护的军事力量,掌权者又无能,列强的坚枪利炮又岂是吃素的,中原大地流失的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