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送给大秦百姓的“福”(1 / 2)

临近年底,持续的风雪天给大地盖上了一床洁白的厚被,正应了那句瑞雪兆丰年。

蕲年宫中,楚月凝正在苦思冥想。

马上就到除夕了,她打算把后世那些热闹的过年习俗推广出去。

对于任何一个华夏人来说,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年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执念。

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精神内核,也是一条无形纽带,能将四散各地的华夏子民们链接起来、凝聚起来。

不过很多习俗在大秦人眼里还是极为陌生的,因此需要循序渐进。

“不如,今年就先给大秦百姓们送个福吧?”

脑中一道灵光乍现,楚月凝星眸一亮,紧拧地秀眉瞬间舒展了。

她让宫人取来红纸与毛笔,先用剪刀把红纸裁剪成菱形,然后在正中央行云流水写下一个“福”字。

霎时,福气满满的年味就有了,楚月凝捏着毛笔,美滋滋欣赏自己的杰作。

这时,早早处理完政务的嬴政大步走来,见女子好似写了什么,有些好奇。

“月凝,你在做何事?”

男子磁性的声音打断了楚月凝的孤芳自赏,她放下毛笔,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阿政,你瞧这福字如何?”

“甚好。”

“那给天下百姓都送一幅可好?”

“嗯?也好。”

嬴政虽不理解月凝的意图,但还是表示尊重,毕竟赠予百姓一幅字也无妨。

看见男子毫不犹豫的支持,楚月凝嫣然一笑,她忍不住扑进那宽阔的胸膛中撒娇。

“阿政,你怎么问都不问一下呀?”

“因为月凝这样做一定有你的道理。”

怀中人儿仰着小脸,娇憨可爱,嬴政宠溺一笑,沉静的凤眸宛如夏夜星空般包容。

闻言,楚月凝的眸子弯成了月牙,她踮起脚尖亲了亲男子的下颌,随即缓缓解释。

“这不仅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寄托、一种信念。”

“大秦百姓拥有共同的信仰、文化、习俗才会密不可分、万众一心。”

“哪怕经过十年、百年、千年的变迁,这份信念依然不会褪色、反而历久弥新。”

女子一番话令嬴政豁然开朗。

是啊,既然当初能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六国百姓,如今也能通过习俗文化凝聚大秦人的精神信仰。

以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浪费时间精力遵循什么习俗。

可如今天下太平,四海皆安,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正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月凝总是令我耳目一新。”

“嘿嘿,不值一提啦,阿政当初的书同文、车同轨才是壮举呢!”

女子眼底的崇拜毫不掩饰,嬴政愉悦地扬起唇角,俯身在那扑闪的睫羽上落下一吻。

尽管听厌了臣子们的阿谀奉承,但面对爱人的仰慕,嬴政心中还是极为受用的。

楚月凝想到离除夕也没多少时间了,连忙拉着嬴政走到桌边。

“阿政,我们快来多写几个福字吧,然后看看选哪幅印刷。”

“不如月凝与我共书一幅?”

“咦?这个主意不错!”

温暖宁静的殿中,嬴政圈住娇小女子,微微弯腰握住那只纤细的手。

下一刻,两人默契地一齐挥动笔墨,在红纸上写下一个龙飞凤舞的“福”字。

次日,接到陛下诏令的造纸厂与印刷厂火速开工,加班加点地生产福字。

楚月凝考虑到距离问题,便吩咐福字的运送顺序由远及近,届时大秦的所有百姓均能准时收到了。

距离年底越来越近,大秦各郡县的年味也愈浓了。

如今百姓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不仅吃饱穿暖,兜里也有余钱了。

除夕不再是驱鬼除邪的日子,反而变成了一家人团聚欢庆的节日。

街道上、市集中、供销社内随处可见身穿军大衣的人,这副场景在寒冷的冬季格外喜庆热闹。

咸阳城中,供销社被围得水泄不通,售货员有条不紊地分发着一张张红福字。

“来来来!登记好信息,每家每户都能领三张!”

“这真是陛下与皇后娘娘送给俺们的吗?”

“当然了,你没看邸报吗?说是陛下与娘娘祝福俺们除夕快乐呢!”

“嘿嘿,快乐、哪能不快乐呢,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还有活计赚钱,这日子俺从前做梦都不敢想!”

几个妇人双手捧着薄薄的红纸,力道极为轻柔,像是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看着喜庆的红色,她们大肆夸赞着铁画银钩的字迹,尽管不识字,可“福”字已牢牢映入心底。

“你们看,这字写得可真好!”

“那可不,等俺回去就贴在门上,多喜庆啊...”

“听说福字要倒着贴哩!”

“为啥?”

妇人们异口同声地问道,纷纷面露不解之色,好好的字干嘛要倒着贴?

“笨!福倒了,福到了!”

南海郡,郡尉任嚣正捏着一张红福字出神,英朗的面容上是难以抑制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