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虎出没(1 / 4)

前川林场之前是三个工队,如今要编为六个,人员变动自然不小。

原本四個拖拉机手和助手已经固定了,不能拆开,而新来的两台拖拉机自带拖拉机手,需要配两名助手。

经过郑先勇和赵立民商议之后,决定安排盛希平和陈维国给新来的两个拖拉机手当助手。

盛希平虽然早就考下来拖拉证了,但他之前在保卫科,没有拖拉机驾驶经验,只能安排他当助手。

其实木材生产工队的集材司机也就是拖拉机手,跟助手之间关系很微妙。

一般情况下,司机就像皇上一样,挣的钱比助手多百分之二十,而且脾气还大。

司机号称“大把”,助手号称“小把”,这老木把是分大小王的。

大多数的司机虽然驾驶拖拉机,但身上的衣服整天干干净净的。

而助手的衣服全是油污,紧螺丝、拧板子、拱车底全都是助手的活,司机一般只动动嘴,告诉是哪里坏了怎么修。

大多数时候,拖拉机手和助手,就等同于师傅和徒弟的关系。

助手之所以忍气吞声,就是为了把司机的手艺学过来。

而拖拉机手,往往也会防着助手偷手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这种事儿经常有。

跟盛希平一组的拖拉机手,名叫王元军,是从别处林业局调过来的,据说跟冯宝升还沾点儿亲戚。

这人岁数不大,比盛希平也就大个两三岁吧,挺傲的,仗着自己外调来的,跟书记还有亲戚,有点儿看不起人。

盛希平呢,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反正他只要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行了。

每天早晨上班后,盛希平从驻勤点儿来到山上拖拉机库。

为了确保司机上山后能在第一时间启动拖拉机,马上投入集材运输中,所以工队会在山上建拖拉机库。

里面用铁皮大油桶做成炉子,专人看守烧火,一晚上都不断火,拖拉机库是暖和的。

上山干活的人,都乐意聚在拖拉机库里头,或是围着炉子聊天,或是吃点儿东西啥的,等工队长安排任务。

拖拉机助手就没那么悠闲了,到了拖拉机库,放下兜子,首先得清理拖拉机的卫生。

经过前一天的工作,拖拉机的封底板、地盘等地方都有许多树枝挂在上面,必须要清理掉。

如果不清理卫生,那就从紧螺丝开始。

首先是传动系统的万向节螺丝,其次是履带的松紧调解,这两处螺丝是必须看住的。

忙完这些,就要给拖拉机加水,然后给拖拉机打火。

拖拉机是柴油机,打火的时候要用汽油机带。

天暖和的时候还行,基本不用费力气就打着了。

天冷由于车体凉,一时半会儿打不着火,汽油机及嘶声力竭的呼喊一阵,才把拖拉机的柴油机带起来。

这个时候,整个儿拖拉机库里满是没有充分燃烧的柴油烟,库里的柴油烟就像是命令,大家纷纷拿着工具出工了。

“希平,走了啊。”有的人还跟盛希平打个招呼。

拖拉机发动起来,穿戴整齐的拖拉机手王元军上车,盛希平也跟着上了车,拖拉机开出机库,上山拖拽木头。

拖拉机手对准需要拖拽的木材后,停稳车子,锁紧“操向”,然后放开“卷筒”内的油丝绳。

盛希平跳下车,将“锁带”从搭载板上拽下来,透开“锁带环”,将每一条锁带扔向需要拖拽的木材旁。

然后拽着卷筒内的大绳,趟着雪将大绳拽到被集运木材跟前。

放下大绳后,将每一条锁带绑在木头上。锁带绑好,将大绳穿进锁带环内。

等最后一根木材穿好后,将扣住锁带环的“牛鼻角”,往大绳扣内一透,然后迅速躲到二十米以外的安全距离,向司机发出绞集信号。

拖拉机手通过液压先放下搭载板,抱紧“操向”开始绞集。

等所有木材全部绞集到搭载板上,拖拉机手会鸣笛告诉助手,我先走了,你在这儿看看下一趟拉哪几块木头合适。

一般情况下,助手有两套锁带,司机走后,助手可以趁机将第二趟的木材提前绑好,然后找个地方休息,等拖拉机再上来。

伐区大,集材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开始一天能跑七八趟,伐区作业到最后,一天也就跑四五趟。

所以助手在山上没啥事儿,天又冷,就找些容易点燃的干柴,或者明子啥的拢火堆烤火。

跟盛希平搭档的这个王元军,其实招工也没几年,刚从拖拉机助手转为拖拉机手。

反正在盛希平看来,这人的手把很一般,经验也不太够。

可王元军仗着自己是外调来的,外来和尚会念经,就有点儿看不上原本林场的人。

对盛希平也总是带搭不理的,有时候说话还带刺儿。

这天傍晚,最后一趟集材的时候,盛希平把锁带都在木材上绑好后,专门挑了一个锁带绑在了一个“树栅子”上。

穿好锁带环后,盛希平就发出了绞集信号,王元军开始循序绞集。

但无论怎么绞,车都快竖起来了,木头就是不动窝儿。

眼见着天都黑了,给王元军急的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