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道菜的灵魂(1 / 2)

第107章 一道菜的灵魂

等兄妹俩到关大爷家里的时候,关大爷父子俩已经在家里等了他们兄妹俩有一段时间了,

搞得何雨柱怪不好意思的,

“表叔,昨儿个晚上有点事,耽搁了一下,今儿早上就起来晚了。”

对于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虽然隔着城墙,但关大爷还是多少知道一点的,

“成,既然来了,那咱们就出发吧,崇文门离这儿多少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咱们得快点。”

“是,表叔,咱们这就出发!”

去崇文门的路上,关大爷推着一辆特制的独轮车,独轮车上是一口刚刚从炉子上抬下来的吊汤的大锅,

一边走,关大爷一边笑着问何雨柱,

“柱子,上次做饭的时候,我就发现你的刀功跟我不相上下,

那你吊汤学的怎么样,有你爹几成功夫?”

所谓当兵的枪,厨子的汤,

何雨柱知道关大爷之所以会这么问,其实跟没有味精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早在1866年的时候,味精就已经在实验室问世,1908年的时候,已经可以通过酸水解进行工业化生产。

但是这种酸水解工艺,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最重要的是需要耐酸设备,

以国内的工业水平,庞大的人口体量,根本就做不到全面普及,价格极其昂贵。

所以,在这个年代,提鲜,靠的就是厨师一手吊汤的功夫,汤吊得好不好,决定了一个厨师的上限,

等到1965年,味精的生产工艺改进,廉价味精走入千家万户,

这个时候,鲜味儿才开始大众化,才算真真正正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里。

傻柱在丰泽园上灶以后,最先学的也是吊汤的功夫,而且是何大清手把手教的,

等他学会了吊汤,何大清才开始教他别的东西。

这时候面对关大爷的提问,何雨柱自然表示没问题,

“表叔,我爹手把手教我的,他说我吊汤的功夫已经合格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积累经验!”

听完何雨柱的话,关大爷笑着点了点头,

“那就成,那等一会儿伱看看我吊的这锅汤怎么样,这谭家菜跟鲁菜差不多,味道好不好,全看这口汤。”

何雨柱倒是没问关大爷为什么不在餐馆里吊汤,

因为就关大爷这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做事方式,再加上谭家菜的汤麻烦,一吊就是一两天,

自然是在家里弄好了再带过去,才最适合他这个懒散的人。

“成,那等一会儿我跟表叔好好学习学习。”

等何雨柱兄妹俩跟着关家父子来到位于崇文门的小餐馆的时候,这里已经围了一些关大爷的老主顾,都是附近的老饕,

见到关大爷推着独轮车过来的第一时间,这些人就打起了招呼,

“老关,你可算是来了,

前几天听你说,以后把开门的时间改到星期天,今儿个也要开门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是高兴坏了!”

见到几个老伙计高兴的表情,关大爷也笑了笑,

然后就给他们介绍起了何雨柱,

“各位,这是我侄子,叫何雨柱,你们叫他柱子就成,

我之所以把时间改到今儿开门,就是让柱子练手艺的,以后啊,你们可得多照顾他点。”

接着关大爷又给何雨柱介绍起了这些客人,

都是他多年的朋友,而且大部分都是些遗老遗少,

搞得何雨柱说“…爷,您吉祥”的话说了十好几遍,

不叫还不行,这些老家伙也就剩这点体面了,不叫就说你看不起他,搞得何雨柱相当的无语,

如果不是看在关大爷的面儿上,他都直接开怼了。

介绍完了人,何雨柱就听他们问道,“老关,你这侄子多大了,手艺行不行啊,也会做谭家菜?”

然后就见关大爷笑着点了点头,

“翻年儿就16了,谭家菜是他家传家的菜式,你说他会不会做,

至于成色嘛,这不是还有我嘛,我看着呢,

你们连我儿子守忠做的菜都吃过了,柱子的手艺只在他之上。”

听关大爷提到关守忠,这些老主顾笑着摇了摇头,“成,我们知道了,还是老规矩啊,不好吃我们可不给钱,

免费给你儿子和侄子点评对吧!”

何雨柱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些人的嘴有些刁,只怕是不好伺候,

不过有一群老饕来点评自己的菜,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待遇,好像也不吃亏。

这时候,关大爷一边开门,一边笑着问道,

“对了,我刚刚过来的时候,老远就看见你们在争论,是什么事儿啊,能让你们吵吵起来。”

听到关大爷问,他们之中一个叫范汝平的大叔就哭丧着脸说道,

“还不是昨儿个晚上大火的事儿,你看这报纸上都登出来了,

一个买卖烟纸、火柴,叫王朝宗的瘪三,因为屡教不改,不做防火措施,把咱们的紫禁城西大门给烧了,

我范佳氏,愧对列祖列宗啊。”

这位叫范汝平,或者说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