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二次见面
审讯是心理战,又不仅仅是心理战。
尤其是预审环节,百分之九十九的犯罪嫌疑人,抗不过这一节。
但是,并不是所有嫌疑人都有软肋,那么扛过这一节的人,就终归有那么几个。
一般来说,没有犯下死罪的嫌疑人,最容易招供。
既然已经被抓了,坦白从宽争取减刑就是最识时务的做法。
也有的杀人犯犯了事,总觉得自己能圆过去,但实际是,在老经验的预审手下,没几句话就被搞的逻辑不通,前后矛盾。
最难搞的是证据不充分,对方又死不开口的。
比如吴从文。
锁定吴从文是根据陆川在赵东家牛圈水槽边缘采集的指纹,确定了对方身份。
但是这枚指纹虽然采集到了五个点位,却都无法作为确凿的司法证据。
零口供定罪非常有难度。
需要从吴从文的时间、空间轨迹去一点点分析,排查。
肯定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可如果吴从文能开口,这一切就简单了。
更何况,吴从文身后肯定还有人,他不开口,怎么查后边的人?
手机通话记录,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等,李东林已经安排人去排查了。
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重大进展。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让吴从文开口。
可实际情况就是,吴从文被抓后,什么都不说。
为什么要杀王亮妻子等人。
枪是哪里来的。
背后主使是谁等等。
什么问题都不说。
显然,吴从文知道自己身上背着几条人命。
说了,证据确凿,死的早。
不说,警察就要接着查,说不定死的还能晚一点。
这也是很多重刑犯的策略。
很多犯罪事实,绝不会一股脑的交代出来。
而是像挤牙膏似的,今天挤出来一点,明天挤出来一点。
在看守所里待了十几年的死刑犯,不是没有。
为什么不立即执行死刑,是因为他身上的案子一直没交代清楚。
总有挖出萝卜带出泥的事情。
吴从文要求见打伤他的警察,也就是陆川,这也有不少先例。
很多悍匪,在审讯的时候,就指定抓他的人来审讯。
别的人来顽抗到底,什么都不说。
抓他的人来,聊着聊着就什么都交代了。
十分钟后。
陆川到了李东林在一楼的临时办公室。
“李处好。”
“坐坐坐。”
看到是陆川进门,李东林满脸堆起笑容,亲切的一批。
李东林的年龄其实不大,加上头发经常打理的一丝不苟,再加上笔挺的警服,用威武帅气大叔来形容,是没有问题的。
但前提是……不能笑。
李东林是那种严肃起来看着满顺眼,笑起来有点渗人的长相。
当然,李东林也不是经常笑,陆川接触李东林也有一两个月时间了。
这还是第二次看对方笑。
第一次就是在陈刚、王亮等人被抓,案件侦破后的庆功宴上。
陆川半个屁股坐在沙发上,腰杆挺的笔直。
“秦队都跟你说了吧?”
在见李东林之前,秦勇已经把审讯吴从文的情况都给陆川交代了。
陆川点点头:“嗯,都已经交代了。”
“好,对方提出要见你,就是因为是你抓了他。”
李东林起身亲自给陆川倒上热茶,陆川起身道谢:“伱也不用紧张。”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嫌疑人。”
李东林显然是想在陆川见嫌疑人之前,给他做一番心里建设。
这既是对陆川的一种保护,也是规定流程。
为什么对嫌疑人的审讯要有流程,而且要全程录像。
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嫌疑人的人权,防止审讯过程中使用非法手段。
另一个方面其实也是为了保护负责审讯的警察。
在刑侦支队,是有专门的预审刑警的,当然这个专门不是说他们就干预审。
而是负责审讯的,就那么几个人。
都是行动组的,一组的王帅、二组的张辉,都有资格审讯嫌疑人。
像陆川、刘国栋等人,在嫌疑人被抓捕后,一般不会和他们有交集,更不会见嫌疑人。
因为他们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比如威胁。
没有判死刑的人,提出的威胁,一般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警察听了之后会怎么想?
警察也是人,也有老婆孩子父母双亲。
不管对方的威胁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能力或者胆量去实现,就说任何人听了,会不会总想着?
犯了死刑的嫌疑人,威胁是没用了,因为他出不来了。
但是诅咒你两句没事吧。
一般人听了,会不会有心理压力?
审讯和询问不一样。
审讯是直面罪恶。
询问是发现罪恶。
李东林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