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撞击点的发现(1 / 2)

刑警日志 刹车很及时 1073 字 6个月前

关于轮胎痕迹的分析,秦勇接触的不多,但是以前侦办案件的时候,也会遇到过。

可身为交警支队支队长的张永志,见过的可就多了。

轮胎痕迹分析,也一直是交警支队的强项业务。

一般的车祸现场,能够比较容易分清责任。

谁是主责,谁是次要责任,经验丰富的交警看一眼就知道。

最不济,刮蹭起来,一人各打五十大板也就算了。

至于调取监控,呵呵。

没有重大伤亡,你还是别想了。

管你什么豪车这个那个的,一律现场解决。

况且,也不是所有的车祸都恰好发生在有监控的地方。

所以,轮胎痕迹分析就成了判断交通责任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有人命发生的交通肇事案件中,轮胎痕迹分析是划分责任的重要依据。

肇事车辆有没有超速,有没有及时踩刹车等等细节,都能通过轮胎痕迹判断出来。

从警种鄙视链条种,交警大多处于链条的最底端。

但这就好比海上游艇气氛组一样,有八百的宝贝,也有一千五的宝贝。

不管什么层次,都有自己的市场,都有自己的优势。

交警在做轮胎痕迹分析方面,绝对是整个公安系统里最牛的。

这也是张永志能在秦勇面前挺起胸膛的最大依仗。

刑侦支队这些年来,请交警支队帮忙做轮胎痕迹分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是,刑侦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就凭一组轮胎痕迹,竟然就能判断出车辆的种类、使用时间甚至是大概的品牌范围。

我们交警真要沦落成站大街的了?

和张永志的震惊相比,秦勇更关注的是案件本身和陆川分析的准确度。

“陆川,撞击点的现场那边,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陆川点点头:“等交警的同事忙完,我再过去做一些数据采集。”

“差不多了,”张永志摇摇头:“交警那边已经搞完了,陆……”

“张队,我叫陆川。”

“哦哦,陆川……我年长,称呼你一声小陆吧。”

张永志虽然和秦勇是同级别,职务和警衔都高出陆川不少,但是陆川不是交警,他没有管辖权,说话很客气。

更何况就刚刚陆川根据轮胎痕迹分析出的结论,也让张永志刮目相看。

刑侦支队什么时候出来一位这么年轻的厉害人物?

“张队您客气了。”

“我带你过去,撞击点那边的轮胎痕迹更清晰一些,撞击信息也更全面。”

“你们这边勘察的怎么样?”

撞击点附近,几名交通事故现场勘察的交警确实也完成了勘察。

“轮胎摩擦痕迹长度5.58米,从刹车起始点到撞击点的距离是4.13米,撞击后刹车痕迹长度是1.45米。”

这就是张永志为什么说,撞击点的刹车痕迹有关撞击的信息更全面的原因。

所有的交通事故中,只要事先刹车,但是又发生了撞击,就说明刹车距离过短,车辆在撞击前没有停下来。

一般来说,刹车的过程是线性的,整个刹车痕迹是连续的。

但是撞击的一瞬,由于物体或者人体的阻挡,车辆的速度会有一个非线性的变化。

车辆的一部分动能会通过撞击传递到被撞人体或者物体上。

被撞人体或者物体抛飞,造成损伤,车辆的速度也会有一個陡然的下降。

这个时候,刹车痕迹就会出现断点,根据断点前后的刹车痕迹长度比例,能够计算出车辆在撞击的时候和踩刹车的时候的速度。

“初步判断撞击时的速度是九十公里每小时,车辆开始刹车时候的速度应该至少在一百三十公里每小时。”

“龙江路的设计时速是八十公里每小时,肇事车辆当时处于严重超速状态。”

负责这次交通事故现场勘察的交警叫王志远。

是交警大队事故现勘的顶级专家,经验非常丰富。

仅仅凭借粗略的数据,就能判断出当时大概的情况。

“车辆有什么特征?”

张永志刚刚被陆川秀了一把,这次也有点想在秦勇面前争面子的意思。

“撞击瞬间,四轮摩擦痕迹的前后断点是2850毫米,这是肇事车辆的轴距。”

“路面上散落的碎片是肇事车辆保险杠碎片,白色。”

王志远指向路边标记一号的最大一块碎片:“从宋坤被撞的部位在腰部以上位置,可以确定肇事车辆是越野车。”

“还有这里,”王志远蹲下身,指着轮胎擦痕的末端:“撞击发生后,车辆离开现场,四轮都有驱动痕迹,这是四驱车才有的。”

“综合这些痕迹,可以确定肇事车辆是白色四驱越野车,具体型号应该是福特撼路者。”

王志远关于车辆信息的判断,和陆川所做的一样。

白色四驱越野车。

但是,王志远的判断却多了一个具体型号!

这让陆川有些惊讶。

但是,这个时候显然不是上前询问的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