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股份制公司
今年开春,太子代皇帝渡津北巡。
前首辅王礼病重。
前次辅梁文煊病重。
杨恭因为封王回京,正式卸任北直隶中军大都督衔。韩侯傅运生从太原迁调北京,接管北方军务。
朱怡炅今年刚过50岁。
前一年,漠北、北海大战,朝廷投入军费白银千万两,而同年的全国岁入,再度突破八千万两大关,且去掉了地方财政截留部分。
其中,农业税收比率,已经下降到60%,商业税与关税比率,同比增涨到了37%,吕宋、椰城等海外领土赋税比率增涨到了3%。
椰城总督府终于不用朝廷再继续往里头砸银子了,虽然主要盈利的都是旧港、马六甲两大港口海关税收,但椰城港也已经被康子斐的皇家船队,还有朝廷的政策激励带动,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这一年,不仅是海外领土有了盈余,可以为朝廷国库和内帑赚取财政税收,而且原先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可以为国之根本的农业税,相比往年已经有了大幅度下降。
从一开始的几乎占据九成,到如今只能堪堪占据全国六成的财政税收。
而且还是统合了各种可以并入农业税的杂税,并非原来纯粹的田税贡赋,老实说现在的大明已经没有赋了,只有税。
就算税也有不同,比如棉田税收就比稻田更高,这农业税里头,有不少都是来自棉田的税。
谁让现今中国的棉纺工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蒸汽棉纺机带来的效率不是人力可比的,仅靠原来的棉田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必须扩大种植面积。
即便朝廷推行棉稻轮耕,也只是对棉田种植规范化,已经有江南以外地区的官员上奏,说有农民为了谋利,私自将稻田毁作棉田,请求朝廷下令管控。
管控的确得管控,不可能百姓都吃棉花,但不能硬来,得循循引导,了解百姓需要什么。
百姓改种棉田,一方面是为了银子,另一方面也是粮食实在赚不到银子。别看外面粮价在涨,但百姓卖粮给商人的钱却一直在压。
这就得配合巡查御史,到地方狠狠处罚,甚至流放一批。
大明科学院的新型蒸汽机,说实在的已经在中国初步开启了工业革命,虽然进度很缓慢,甚至利用到战舰上也还是很遥远的事。
但目前为止,蒸汽机的运用早已不再局限于纺织,还有采矿、冶铁等等重工业,都已经在利用蒸汽动力。
虽然整体上,蒸汽动力都是辅助居多,可这一步迈出去,后面无非就是继续完善。
也得益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大明新朝的工商关税年年都在增涨,到现在已经涨到了全国财政岁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就按目前这个比率,不出二十年,中国的农业税恐怕就无法再压得住工商业和海关贸易。
这也不光是蒸汽机的功劳,还在于全国人口的增涨,人口变多了,劳动力自然也就增加了。
从朱皇帝起兵至今,第一批新生儿都已经成年,可以在外做工赚钱,贴补家用了。
而且《女诫》的改革,也为进一步解放女性劳动力,提供了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随着第一家蒸汽工厂在沿海城市建立……不是作坊,而是真正的工厂。虽然规模还很小,但却是正儿八经全面利用到了蒸汽棉纺机。
越来越多的民间女子,开始抛头露面,甚至干脆进厂做工,女子也能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
当然,这个情况目前只在沿海省份出现,因为沿海有着海贸之利,商业发达,所以允许出现蒸汽棉纺工厂,越往内地省份,蒸汽机就越罕见。
尤其川西南这些省份,完全看不见蒸汽机,依旧维持着传统的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
沿海城市出现工厂,也意味着工商业的产量迅速增长。
产品一多,就得卖出去,变为利润。
日本、南朝鲜、南洋群岛、东南亚、西域的市场,已经完全被中国商贾垄断。
就连荷兰人在南洋仅剩下把持的香料群岛贸易,也在中国商人的疯狂挤兑下,在去年就已宣告破产,香料群岛虽然还在荷兰人手中控制,但所有香料的收购专营渠道,早已被中国商人侵吞了干净。
要是换作以前,荷兰人保不齐就得发动大屠杀,但现在嘛……只要他们敢这么干,都不用朝廷发兵,光是这些件结社出海的海商,自己就能拉起一支临时舰队,跟荷兰人拼一拼,到底谁更船坚炮利。
这年头,没点家伙傍身,谁好意思出海做生意?
中国商贾不仅挤兑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市场份额,同时自己内部也在疯狂内卷。
这些家伙为了垄断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联手砸钱,不断抬高棉花、香料这些原料货物的收购价,利用财力去挤垮别国以及敌对商社。
荷兰人先是失去了香料群岛贸易专营权力,如今又接连在棉纺织业受到巨大冲击,他们的东印度公司好不容易之前与英国人联手,稍微喘了口气。
现在又被中国商贾疯狂内卷挤兑,甚至他们还是被误杀的,中国商贾也不需要专门砸钱,来对付弱小的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