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军械生产要上心外,还要重视一下火炮炸膛的问题。
杨恭此番送回的战报里,可是专门提到了这件事。
实在是火炮炸膛在明军这里属于第一例,太过震撼,也引起了炮兵的恐惧心理。
好在这次炸膛只炸了两门,且明军靠着优秀的军事素质,战事没受太大影响。
朱怡炅再三叮嘱,要李老汉多多督促军器局,务必尽快想出新的铸炮办法,还旁敲侧击给他说了沙模和泥模铸炮这两个构思。
要不然,现在这种火炮铸造出来,不仅效率低,而且个个都表面不可避免会有气孔,再加上明军的糖药比之先前早已升级了几个档次。
这威力越发巨大,对火炮的损耗也会越发增强。
这要是某天运气不好,在打关键性战役的时候火炮炸膛,那可就糟糕了。
除去火炮的问题,杨恭的军报信件里还提到了关于开花弹和重甲的实战效果。
开花弹很好用,目前用臼炮发射最好,可直接用大型臼炮发射巨型开花弹,比现在明军的掷弹兵威力更大,射程也更远。
但掷弹兵也有着快速机动的优势,所以杨恭建议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增加开花弹和臼炮的配置比例。
而重甲,杨恭直言这玩意儿非常不好用,耐打是耐打,但非得是那种军中好手,身体极为强壮的才能披重甲。
一般人披重甲,怕是没走几步路,就得被耗光力气。
这也就算了,关键军器局打造的重甲保护上确实是全方位,但行动实为不便。
对此,朱怡炅倒是没甚意外,全身重甲玩不转本就在他意料之中。
这些武器军备总得先试过才能知道效果不是?
而且,既然全身重甲不行的话,那么板甲呢?
这玩意儿虽然是欧洲那边早期为了防御火铳搞出来的,且服役时间极短。
因为欧洲那边板甲前脚刚出来,后脚人家就立马研发了巨铳,即大口径火枪,板甲根本就挡不住。
所以板甲出现的突然,去的也快。
但这不代表这东西不好用,尤其这时代,带清这边可没有欧洲那么多针对板甲花里胡哨的火器。
而且板甲不仅针对火器,还针对普通冷兵器,并且整块板甲制作起来也比现在的铁片甲、清廷的棉甲工艺更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只要带清火器不进步,那板甲就有用。
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还提供了冷热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条件。无论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由于其构成要件(小铁圈、甲片等)太小,加工极其繁琐,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也难以加工强化。人们认为:14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形势的逆转,与板甲的发明不无关系。板甲与英国长弓的对抗,被认为是“盾”超越“矛”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是板甲成熟的标志。16世纪至17世纪初,板甲进入全盛时期。也因此而开创了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专家们为了穿甲而日夜殚精竭虑,开发出大批古怪的新式武器。
(板甲在欧洲已经落伍了,但在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