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科尔沁草原(1 / 2)

第486章 科尔沁草原

对于长春堡郭尔罗斯部蒙古的安排只是后话,而且别看他们现在如此听话,但只要明军在草原稍微吃了败仗,这些二五仔马上就会叛乱捅刀子。

于可成带兵深入科尔沁草原,沿路又相继收服数个小部落,人数大多都在千人左右,有些甚至只有数百人。

要换做正常时候,草原边地虽会有小部落来放牧,但也不会如此密集,而且几乎紧贴着长春堡。

这明显是受到了草原战事影响,所以朝辽东逃来的草原难民部落,而往南情况还更严重,不少侥幸未被兼并的草原部族纷纷南迁,投奔大明的长城边镇避祸。

于可成来不及唏嘘感叹,只一边收拢这些逃难部落,并且还要半强迫这些部落都出兵出人,就算出不了多少人也得出。

就这么你出二十勇士,我二十五,他三十五……明军很快就聚集了上千蒙古骑兵,而且还敞开了供应粮食,甚至还给更换了新的兵甲。

虽然更换的都是冷兵器,但如此壕气态度。不仅让那些被迫出兵的蒙古人们,心中不满烟消云散,而且全都士气高昂,恨不得为明军赴汤蹈火。

这不奇怪,只要跟着汉兵打打顺风仗就能有好处拿,这等好事谁来都得抢着干。

是的,在这些草原部族眼里,跟随汉兵就是去打顺风仗的。

汉兵强大,不可匹敌,早就成了草原共识,就连那几位草原大汗们,对此也是颇为认同。

于可成也很高兴,要的就是这等效果。

有了这上千蒙古骑兵归心,充当明军的前哨向导,于可成这下深入科尔沁草原的行军速度,总算是能加快了。

此前根本不敢快速行军,生怕在草原里迷失了方向,然后如同无头苍蝇一样,转半天都看不到蒙古人,反而还会先打草惊蛇。

一如当年明太宗,五征漠北,三次都是去逛gai,的确是劳民伤财,徒耗钱粮,这也是明太宗最让人诟病之处。

……

科尔沁右翼中旗,辖地草场。

这里虽然大部分都是草场游牧模式,但由于满清对漠南诸部的政策,直接划定了各自的草场驻地,还不允许相互之间攻伐兼并。

再加上科尔沁又是满清在漠南草原的一颗重要棋子,所以这里在百多年的时间里,已然是被开垦出了一块块的农田,大部分都是汉人在耕作,还有不少科尔沁的蒙古人也都学会了种地。

罗卜藏衰布这些科尔沁诸部王公们猜的不错,大明的确不打算让额勒济图做图什业图汗,掌控整个科尔沁草原。

但同样的,大明也不打算让科尔沁草原继续处于诸部分治的局面,朱怡炅想要的是直接搂草打兔子,一窝端了。

所以,额勒济图虽然离得特别远,但还是得到了明军支持,除了盔甲和大批冷兵器外,还有食盐、茶叶等物资,成功让额勒济图所部战力大增。

而额勒济图也很识相,得了大明的好处后,很快就投桃报李,发兵去跟其余科尔沁诸部的王公们开战,整个科尔沁草原都被搅和的一团糟。

同时,归属于额勒济图所部的汉人奴隶也都被其释放,但也没让这些汉人回汉地,而是挑选壮丁编入军队,并让他们与自己部落女子通婚,还赐予财产牛羊。

其余汉民也没不管他们,直接将这些汉民都编为佃户,负责开垦农田,耕作生产,而且佃租比汉地更低,也不允许佃主蒙古贵族斥责打骂汉人佃户,违者就把田产罚没充公。

如此做法,对比鞑子统治时期,已然堪比明君圣王了。

这个额勒济图显然图谋不小,无论释放汉民农奴,还是鼓励通婚,赐予财产牛羊,都是在向隆庆朝的俺答汗看齐。俺答汗优待笼络汉民,直接就让不少前明边镇的百姓投效,仅仅占据河套地区,甚至能拉出十万骑兵跟大明开战。

说起来,大宋朝也是如此,尤其北宋末年,那两位移民外国的大宋皇帝统治时期,疆土达到了北宋巅峰,然后……边镇百姓大量逃亡西夏、辽国。

“大汗,哨骑在西北数里外发现有不少未被清理的战马行走痕迹,其中还有一些牛羊粪便。”

“很好,立刻召集各部骑兵,准备追击!”

大明新朝册封的图什业图汗额勒济图,此刻正在汗帐中慷慨激昂的召开战前会议:“那些科尔沁诸部的叛徒首领还是太软弱了,明明人数聚集起来,还要更多于本汗,却反而相互猜忌。倒是给了本汗不少喘息之机,而今本汗已有实力统一整个科尔沁草原,也无需再与这些家伙们虚与委蛇了……”

这话明显意有所指,不仅是在说那些科尔沁诸部王公,还有长城南面的明军。

马上有个贵族将领接话道:“大汗就是这科尔沁草原上的雄鹰,即便一时受挫,也不是那等叛徒可以对抗。”

“阿达那延(贵族统称,千户、万户之类)说的不错,大汗才是我科尔沁草原的正统,岂是那等宵小可以染指!”

“大汗,快出兵吧!我已经等不及要为大汗献上那些叛徒的头颅。”

“……”

汗帐中,无论蒙古贵族首领,还是统帅那些汉人骑兵的汉人头领,全都满脸兴奋狂热的看着额